第B5版:文踪

买愁村与闻喜县

  2022年4月,因特殊原因留居海南,无法在清明节上坟拜祖,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缺位扫墓。独在异乡为异客,清明节是一种追忆,一种缅怀,一种乡愁。我与妻子驱车寻迹探古,清明节早上来到买愁村,在大榕树下面向北方,祭拜祖先,缅怀先贤:
  清明时节倍思亲,
  驱车寻觅买愁村。
  北望闻喜再三拜,
  丝丝杨柳祭先人。
  买愁村是海南省临高县的一个古村落。在方志中早有记载。《正德琼台志》记载:“买愁村在县东三十里。胡澹庵诗:北往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在《康熙临高县志》中对买愁村的具体方位做了校正:“买愁村距县治东南三十里。宋胡忠简经此,有‘南来怕入买愁村’之句。”在《光绪临高县志》中的记载,沿用了康熙志中的方位和正德志中的完整诗文。可见“买愁村”的村名在清朝末年仍在使用。因当地方言“买愁村”与“美巢村”发音相同,现在已更名为“美巢村”。
  胡铨的一首诗,将我的家乡山西省闻喜县与海南省买愁村联系在一起。胡铨(1102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谥号忠简。江西吉州庐陵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绍兴八年,胡铨任枢密院编修官,他冒渎天威,以身取义,写下了著名的《戊午上高宗封事》,请求将提出投降妥协,向金纳贡称臣的秦桧、王伦、孙近等三人斩首,震惊朝野,激奋人心。因为这份奏章,胡铨开始了23年被流放的生涯。
  1148年,胡铨在贬往珠崖(海南)途中,路过临高县买愁村时,因村名生情,再次激发起他那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敬仰商汤顺天应人兴兵伐夏,怀念汉武帝文治武功开拓疆土,向往北抗金军收复失地,忧虑高宗向金妥协南渡偏安,悲愤赵构把主战派人物逐贬落荒。
  胡铨通晓历史,熟悉“闻喜县”的典故。公元前111年,汉军大破南越国(海南),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征服南越。当时汉武帝正在巡视山西左邑桐乡,获知南越国叛乱平息的喜讯,随即下诏将左邑县改为闻喜县,这个县名沿用至今。胡铨将全国唯一带“喜”字的“闻喜县”与唯一带“愁”字的“买愁村”相关联,形成“绝对”。胡铨借村名述忧愁,以县名寄豪情。
  440多年之后,“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在被贬徐闻时,曾游历海南,寻着胡铨走过的驿道来到买愁村留下诗作:珠崖如囷气朝昏,沓磊歌残一断魂。但载绿珠吹笛去,买愁村是莫愁村。
  胡铨与汤显祖的诗用“买愁村”名中的“愁”字,反映出对朝廷黑暗现实的忧虑和不满,揭露了当政者的腐朽与反动。又巧借“闻喜县”名中的“喜”字寄托豪情,表达了对汤王、汉武的思念,梦想雄才大略的明主,幻想朝廷政治清明、恢复中原盛世局面。
  买愁村因诗成名,成为人们到海南旅行的热点打卡地,成为国家命名的“中国传统村落”。闻喜县也成为海南人谈论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县,成了给四面八方游人带来“喜”气的圣地。
  闻喜县是中国古文化名县,闻喜历史悠久,为舜乡汤都,孕育了中国古文化。虞舜时期“董父豢龙”的故事,就发生在闻喜东官庄董泽湖,古人称之为豢龙池,成为中国龙文化的肇启之地。闻喜县是汤王起兵伐桀的地方,也是汤王建立商朝的开国都城,伊尹放太甲之桐宫就在闻喜桐乡,汤王去世后也安葬于桐宫。闻喜汤王山遍布商汤灭夏的历史文物,有汤王庙、伊尹庙、汤王寨、九盘龙、镇风塔、瑶光峰、迷魂阵、蚕姑庙、母猪凹、黑龙洞、乐尧、石门等遗迹,是全国唯一以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古迹景区。闻喜也是晋国都城,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就出生于此,这里有晋国祭祀祖先的祖庙。闻喜是山西甚至全国名人最多的县,占历代山西名人的四分之一,最著名的就是裴氏家族。闻喜人才贤哲辈出,高风亮节的文人名仕不计其数,司马光赞曰:“闻喜,士大夫之林薮也”。闻喜自然环境更是山水钟灵:嵋原如座,条峦如屏,香峰如笔,涑水如带。真可谓闻喜山水甲三晋。
  5月上旬离琼返晋。几日后回到故乡闻喜探望家人,在老朋友志敏兄的引导下,又一次游历家乡山川,缅怀哲人先贤。翻阅收藏多年的《闻喜县志》,按图索“迹”,沿着古八景的方位:登临汤王山、重游裴公祠、乘船小西湖、探寻豢龙池,寻找古人留下的名胜古迹。
  清乾隆卅年(1765)知县李遵唐重修《闻喜县志》时,将闻喜八景记载其中:黉宫古柏、董泽荷香、涑水环清、鹤楼晚照、香山远眺、杨园隐秀、白土桃烟、北原秋柿。这八景是当时闻喜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亮点,李遵唐还将这八景绘制成图,又为八景各赋诗一首,并制版刻印于县志。前人的工作使这些景致生色加分,传承后世。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看到250多年前闻喜八景图的原貌,应该感谢前人的贡献。
  从老家返回太原之后,用单反相机翻拍县志图文,重温古八景图,感慨万千,古八景之中的红鹤楼已毁于战乱;文庙古柏在抗日战争前后被砍伐殆尽;董泽湖虽有荷香,但湖面大幅缩小;杨园早已没了踪迹;白土沟的桃树稀稀疏疏,没了古时景象;登上香山远眺,县城雾霾笼罩。古今比照,八景的衰变令人痛惜叹惋。
  闻喜县在“十四五”规划中,围绕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人文荟萃等优势,正在着力打造闻喜新八景:即中华宰相第一村、红色太岳陈家庄、董泽湖龙文化公园、涑水文化古景公园、县城小西湖公园、建龙钢铁艺术公园、闻喜花馍非遗公园和磨盘岭森林公园。未来的闻喜将是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社会经济繁荣,各类人才荟萃之地,是宜居、宜商、宜工、宜农、宜学、宜医、宜养、宜游之地,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之地。
  千年古村买愁村,在民国时期更名为“美巢村”。十年前,买愁村被国家认定为“中国传统村”。
  千年沧桑无情月,古道依然喻今人。买愁村位于海南岛西北部,东邻澄迈县,西南与儋州市接壤,北濒琼州海峡,位于西线古驿道通往崖城必经之路上。胡铨当年就是沿着古驿道前行,想着家事、国事、天下事,在古驿道上口占“买愁村”。
  村口这棵大叶榕,足有3人合抱之围,高10多米,冠盖蔽日。美巢村民为祭拜先贤,在树下建起了一个白墙黛瓦的小庙,向人们讲述着买愁村古老而又传奇的历史。
  榕树右侧巨石上刻着南宋被贬名臣文学家胡铨的诗句:北往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
  美巢村自然环境优越,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闻喜县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自周秦绵延两千余年,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裴柏村素有“中华宰相村”之称,这个村出了声名显赫、威震华夏的宰相59位,大将军59位,3000多名七品以上的官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这些官员中没有一个是贪官。
  闻喜县志记载,闻喜县的名称有过多次改变,在西周东周时期是晋国的曲沃(今天的曲沃那时叫新田),三家分晋之后是魏名曲沃,秦国统一天下之后改曲沃为左邑县,汉初改为桐乡县,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1年)改为闻喜县。

  作者曾任山西师范大学校长、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武海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1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5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