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明,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太原迎泽法院执行局员额法官。2022年,康晓明执行团队共办理执行案件1874件,结案1819件,结案率达97.17%。
康晓明习惯把工作做在前面。2022年,他的团队完成了1819件执行案件的办理,实际执行完毕案件993件,其中执行和解512件,结案率达97.17%。这是一个近乎不可思议的数字。
他是一个“项目管理人”
康晓明有一套自己的办案方法,“我会把案子当做‘项目’来进行管理和调配,我的每一个案子我都清楚地知道案件情况、执行进展到哪一步。”案子来了,他会先过一遍卷,了解清楚案情。
得益于太原法院执行工作“29221”查人找物法,执行法官会在前期快速、明确地做好财产查询工作,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康晓明会在此基础上再对案件进行细分,进行分类处置。有财产的,直接安排助理去联系沟通,推进执行进度;没有财产的,按照太原法院“两报告”制度,要求被执行人每三个月向法院报告财产;对于终本案件,康晓明会安排书记员每月进行回访,询问线索,如果有最新的财产信息,就会立即派法警去核实线索。
他习惯把工作做在前面,案子来了就办,主动推进调查,及时跟踪反馈。“我们的执行团队是出了名的执行快、力度大。但是也会有一些困扰,康法官的第一个信访案件就是这样。因为案子上午才立案,康法官下午就去执行了,被执行人就举报他,非说他是受贿了才办得这么快!”助理小张在一旁哭笑不得地说道。
刚开始办理执行案件的那半年,康晓明就办理了700件执行案件,签发了40余份的拘留决定书,甚至还在过年时把一个“老赖”送到了看守所。
“刚开始干执行,我发现我们团队的沟通机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常常出现申请人、被执行人找不到执行法官的情况,这就很容易造成案件信息、线索反馈沟通不及时。”
为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康晓明自费安装了具备来电管理、语音录音功能的“电话盒子”。每天早上,他来到办公室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给当事人回电话。
“我要让当事人能找到我,这样做能最大程度上解决执行中因信息沟通不畅通而产生的不满和对抗情绪。”
咱是来解决社会矛盾的
有耐心、勤接待也是康晓明的一大特点。关于接待当事人,他也研究出了自己的“集约处理模式”。
“比如银行这种大企业的案件,一个代理人可能代理了几十个执行案件,他对于案件就很了解,我会提前和他沟通,有可能一个上午就把这几十个案件都聊明白了;案件有代理人的也比较容易沟通,律师更会把握法律争议焦点,一下午也可以安排几个一起接待;如果没有代理人,就得留足时间,可能一个几千块的小案子,当事人能给你讲一下午。”
也正是由于他的温和、耐心的接待,康晓明对执行方法有了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不是所有的案子单靠强制性的执行措施就能办结,归根结底,咱是来解决社会矛盾的。”
有个案子的被执行人愿意履行,但没有钱,手里只有一批无法出手的物料,无法变现。了解到情况后,康晓明联系了几家公司,帮助被执行人把财产进行了处置,申请执行人也顺利地拿到了执行款。
康晓明还发现,有些小标的的案子,不是被执行人不愿意还钱,而是还不上。越是强制执行措施用得足,当事人越是还不上。
“康法官,我是年轻,是能干体力活,您可能感觉这几万元钱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您不知道,这限消、失信措施一上,我外卖、快递,哪怕是去当保洁我都干不了,人家公司都不用。”
康晓明开始有区分地“变通”自己的执行方法,不同于对待“老赖”,对因一些特殊情况陷入困境又愿意主动履行的被执行人,取消失信等强制措施,改为每月分期履行。就这样,康晓明处理掉了十几个终本案件。
2022年“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行动中,迎泽法院雷霆而动,出动90名干警,历经9个小时执结了这起18年陈案,案涉的五层附属楼和锅炉房成功腾退并交付申请人。
案子结了,康晓明的一颗心却没有完全放下来。因为经年的纠纷,院内除了案涉房屋,还搭建有不少的违章建筑。
“告诉你们啊,判决里可没有我们这些房子,你们敢动我们就和你们拼命。”大家情绪很激动。几次勘查现场,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房子腾了,但是违章建筑还在,院子里的医疗垃圾、天然气管道、违搭电线到处都是,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申请人对案涉房屋进行后续的利用处置。
康晓明不放心,不是强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第二天,他没有带法警和团队,一个人又去了执行现场。“呦!康法官,你一个人就敢来?!”康晓明微笑着说:“我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呀,我其实也是来帮大家解决问题的嘛。”他一个人去,让违章建筑占用人卸下了防备,大家也终于愿意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
那段时间,康晓明每天都跑去做工作。终于,在和银行、占用人等多方多次的协调下,占用人同意对违章建筑及屋内物品进行折现处置。
两周后的礼拜天晚上,康晓明看着拆迁队入场。一直等到那些医疗垃圾、废弃电线和杂物都被处置完,康晓明才最终放下心来。对他来说,这件18年的陈案才算真正办完了。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