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乡村家长教育总体有所好转,但是家长的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家长、学校、社会要正确认识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要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从而确保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现阶段;乡村家长教育;提升途径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基础,而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家长。因此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研究,对陕西省咸阳市部分乡村家长教育进行了调查问卷。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现阶段家长教育现状,我们进行了家庭教育问题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当前乡村初中生家长教育现状做出初步判断。当前乡村初中生家长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方面: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接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下占50%,66%的母亲在家庭中主要承担孩子教育责任,25%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且自己有权打骂孩子,将近50%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缺少相对科学的教育技术与方法,60%的家长对自己的教育素养不满意。
2.家长对孩子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将近50%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且在教育过程中基本能征求孩子的意见,61%的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遇到困难时能向父母寻求帮助。
3.学校方面:通常情况下,学校只公布孩子的考试成绩且只要求家长要配合学校工作,没有针对不同学生告诉家长具体如何管理孩子,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如何沟通,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的良好个人品质如何养成?学校会缺少对家长心理的疏导,且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孩子在校表现没有及时反馈给家长。
4.社会方面:据调查,社会对家长教育不够重视,或者说对家长教育没有相关举措,学校和广大乡村家长教育培训机构的数量极少,广大西北农村地区几乎没有。
三、对当前乡村开展家长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清醒认识,正确定位
农村家长已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否定了家庭教育的相互性,只简单的认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唯一实施者。另一方面忽略了家长必须接受教育才能相对合理、科学的进行家庭教育。
(二)多级联动,统筹协调
1.政府层面:首先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如道路、住房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其次应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如历史、民俗文化、生态人文等资源,从而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为乡村提供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提高广大乡村人民幸福指数。最后应帮助村民提高经济收入,可在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用先进的技术指导农田工作,也可定期聘请专家指导经济作物、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振兴区域经济产业,使村民安其居乐其业。
2.家长层面:①制定家庭教育生涯规划,使家长按照家庭教育生涯规划意愿持续自主实施,从而使家庭教育规划得到落实。②设立乡村家庭教育榜样工作室,作为家长成长的孵化器,引领、带动身边家长。工作室可以一村一室,也可多村一室,经费由乡政府提供。③成立家庭教育专家团队,作为家长成长的智囊团,对家长的成长进行技术指导。④开展与家长教育紧密结合的专业培训,构建家长成长的新通道。要开展有具体规划、针对性强,与市场、家庭教育深度融合,并且不断改进的个性化培训,使家长在具体实施家庭教育中操作性较强。⑤抓实利于家长成长的活动载体。一是开展多样的家庭教育竞技活动,每月一次的餐饮技能比赛,每季度一次的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分享。二是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促进交流展示。可以构建不同范围的QQ交流群、微信群、抖音群、快手群,使线上线下交流无障碍。
3.学校层面:①可在高等院校开设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为家长成长提供有力支撑。②中小学的家长会要在一学期里定期、多次召开,也可创建相关的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与其子女教育相配套的多元化、灵活生动的家庭教育服务。③由于家长在个人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分层指导家庭教育实施者,使得家庭教育落地开花。
(三)机制健全,保障有力
1.设立家长教育经费管理机构,经费可由政府财政定期划拨,也可接受机关团体、个人赞助。
2.对开展家长教育成效显著的个人或集体给予一定的经济或物质奖励。
基金项目:本文受2020年陕西乡村基础教育研究课题(SXJY202024);2021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SGH21Y0193);咸阳市2020年度基础教育科研课题(xyjjkk2020067)资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12-01-03.
[2]李亚杰.《当代家长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05-01.(作者: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张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