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留学的孩子忽然有一天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发来信息,称授课老师遇到难处,急需用钱,恳请家里借钱周转,并表示会尽快偿还。母亲没有任何犹豫,当即转账。殊不知,这位家长落入骗子冒充“子女”行骗的网络诈骗。
6月27日,太原市万柏林区金玉社区的居民李大娘就经历了这么一场骗子冒充“子女”要钱的网络诈骗。庆幸的是网格员及时上门劝阻,及时避免其陷入更大的财产损失。
金玉社区居民李大娘的儿子在国外留学,一天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发来信息,称急需用钱。母亲追问下,“儿子”说,授课老师的家人遭遇车祸,正在医院抢救,钱不够。平时,这位老师对他很关照,遇到难处,理应伸一把手。李大娘一听,很支持儿子的做法,当即给“儿子”发来的账号转了钱。可是,没过一会儿,“儿子”又发来信息说,钱不够,还需要再添点。
正当李大娘打算再次转账时,社区网格员周淑芳敲响了门。原来,就在刚刚网格员接到了“平安太原”App发来的预警信息,称辖区居民有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需要尽快上门提醒。知晓这一情况后,网格员周淑芳发现事情“蹊跷”。“儿子”一直是通过文字与母亲沟通,按理说,遇到这种急事,打个电话岂不是更方便?
李大娘随即电话与国外的儿子取得了联系,果然没这么一回事。看来,李大娘确实遇到了骗子。可是,打开网络聊天工具,昵称和头像与孩子使用的一样。网格员猜测,应该是聊天账号被盗用,使得李大娘认为“儿子”是真的。目前,李大娘已报警,正在等待警方的进一步处理。
对此,网格员提醒,遇到和孩子相关的事宜,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如孩子用网络聊天工具等联系要求转账汇款的,务必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与孩子本人核实确认无误后,再行操作。
本报记者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