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悦读茶坊

总会把法庭生活写成最美的诗(5首)

  

法庭纪事
总会把法庭生活写成最美的诗
诗的意象 离不开法律
离不开法官 离不开案件
离不开我生活的影子

我总会把同事写成诗
法庭的我们
不外乎审案 接待来访群众
调解 写法律文书 做当事人工作

写进诗里的同事
都是只认法理法条
不能融入庸俗社会 抑或
不会讨好人际关系的员额
埋头苦干的小助理
傻不拉几刚入职的书记员

想想能入我诗的
大都在基层乡下
大都在法庭一线
大都是和我有着一样经历的人

而那些时候
要么没有时间 没有条件
要么不懂诗
现在时间有了
但没有了写诗的灵气
要么就干脆没有心思
写什么所谓的诗

写判决
深夜 灯光下
挪前 移后
换上去 又撤下来
写写改改 总拿不定主意
为了自己不太成熟的法治思维
能有个更准确的表达
为了当事人权益能得到最大化
为了法治的明天更加公正
辛苦了眼睛
辛苦了手指头
委屈了电脑
也委屈了那些
趁着深夜刚要歇息的法律法条

窗前的烟筒
整个冬天 目光穿过五楼窗户
玻璃
就能看见供暖公司
煤的火葬场里
耸立着一个巨型烟筒
它每天都在用黑色的口吻
控诉着煤的命运 环境的代价

办案回来 开庭结束
就会独自坐在窗前
撰写裁判文书 抑或
晒太阳 看书写诗 阅文章
向同事亲人 朋友们
传递生的意义和价值
很少谈到死

眼睛累了
就会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
慰问一下那囱烟筒
关顾一下那些
又生而死的浓烟
突然间想到
怎么用一纸诉状
把自己的目光 抑或
那囱烟筒告上法庭

走过康桥
走过康桥
送达法律文书
涉水而过的心情
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心也悠悠 水也悠悠

河水贯流 那不是
徐志摩再别的康桥
是康家河的“便民桥”
脚在桥上
桥在水上
水载桥是为方便
两岸村民出行
没有鸿沟
桥载人是为了
平息对岸
一件邻里纠纷 希望
人与人之间
和睦相处
没有争执

故乡的月亮
躺在温暖的土炕上
想起山岗的月亮
那爱的眼睛
多么清澈

勤劳的人们
走在晚归的路上
山岗的月亮啊
抛洒爱的芬芳
将岁月拉长

微风轻拂
夜莺歌唱
山岗的月亮 守护
静静的村庄
(作者:甘肃省漳县人民法院 冯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06期

  • 第2023-07-04期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