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太原市杏花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密结合民生实事,因地制宜构建“113372”工作矩阵,谋划95项重点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发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强化风险防控 筑牢安全底线
全局立足市场监管职责,秉持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开展隐患排查、问题整改工作,守牢安全底线。强化特种设备监管。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监管部门对滑雪场、游乐场等场所的特种设备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聘请专家提前介入,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现场指导,排查、整改问题隐患。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围绕食品安全、餐饮服务、特种设备、计量器具等,先后深入万达周边龙潭大集、泰享里、华苑西巷美食城等夜市集中区域,现场指导,排查隐患,助力“夜经济”发展。强化化妆品监管。先后组织美容美发机构、儿童化妆品等专项整治,检查经营、使用单位70家,立案7件。
此外,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抓手,兼顾执法检查和宣讲引导,全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全面摸排、分级、汇总,精准匹配包保干部,形成任务清单,实施清单化管理,层层签订承诺书,确保包保到人到户,压实属地管理责任。
同时,围绕药品流通、处方药销售、中药饮片、放射性药品、医美机构等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620余家次,办理普通程序案件57件,简易程序案件74件,全市排名第一。深化药械安全专项整治执法交叉检查,及时发现违法线索,彻底消除风险隐患,立案查处16起,有效提升业务能力和办案水平。
针对学校及校园周边等学生用品集中区域,联合多部门,部署开展“春季护苗”专项行动,聚焦含有色情低俗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三无产品、未经3C认证的玩具等问题,开展全覆盖检查。
依法加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提高执法频次,加大对违法经营查处力度,上半年,办理普通程序案件282件,全市排名第一,其中经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程序的集体讨论案件21起,有效震慑市场领域违法行为。
该局一是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建立健全“轻微不罚”“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机制,在审慎的基础上综合考量法定情节,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支持保护市场主体有序发展。二是开展价格监管。聚焦物业公司、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教培机构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市场主体,深入开展涉企收费、商品价格、教育机构违规收费等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转供电违规加价、违规收费等行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企业单位260户次,立案共27起,结案14起,退还各类市场主体不合理收费230.3万元。三是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依托12315、政府热线等平台,截至目前,受理投诉、举报5605件,办结率99.38%,挽回经济损63万余元,消费咨询、消费投诉的满意率不断提升。组织9个部门,联合开展“创优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3·15主题宣传活动,以太原万达广场主会场+12个分会场的联动模式,现场普法、宣传咨询,指导消费者科学、理性、安全消费。
全面对标冲刺 打造特色亮点
该局持续巩固拓展上北关等4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万达广场等4个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示范区的示范创建成果,推动市场全面提档升级,打造新样板、新亮点。围绕年初确定的5条食品安全示范街、19家食品安全示范社区食堂的创建目标,建立健全工作方案、创建标准,召开工作动员会,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培训,如期完成创建。其中,21家社区食堂的食品操作区全部安装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互联网赋能智慧监管。兄弟单位多次赴杏花岭区市场监管局交流学习,现场观摩“互联网+智慧监管”。
以“三城同创”为抓手 打造安全稳定和谐市场环境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坚持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为抓手,巩固拓展“互联网+智慧监管”,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监管方法手段不多、覆盖面不高的问题。在完成“打造5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及19家食品安全示范社区食堂”目标的基础上,督导完成率和督导问题整改率努力达到100%,延伸创建成果,推动“互联网+智慧监管”系统扩容增效,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谋划打造杏花岭区计量诚信集贸市场,协助市场开办方制定《集贸市场诚信计量管理办法》,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抓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认真做好示范“样板”建设,强化主体责任和标准落实,广泛宣传动员,发挥“样板”示范点位的带动效应,提高知晓率、覆盖面,营造创建热潮。创建标准化监管所。按照评分标准,逐项明确任务,倒排工期、细化举措,借鉴经验、量体裁衣,扎实推动基层基础建设,争创星级市场监管所,以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监管所建设带动市场监管工作提速增效、提档升级。
本报记者余嫱 实习生杨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