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妙可蓝多,妙可蓝多,奶酪棒,奶酪棒”配着《两只老虎》的节奏在多个小区电梯中反复播放,拨动着万千家长的心弦。
至此,儿童奶酪棒作为热门产品正式崭露头角。在妙可蓝多风靡之际,伊利、妙飞、奶酪博士等奶酪棒产品也竞相上市。
“乳制品行业的尽头是‘奶酪’”。一时间,无论是大型乳企还是小型厂家,纷纷加码奶酪产品。最多时,市场上同时有几十种奶酪品牌,似乎不搭上这艘大船就错过了“一个亿”。
之后席卷而来的是儿童奶酪棒市场的“内卷”,9.9元的价格战,高蛋白、有机、零蔗糖等指标战。大浪淘沙后,一些靠代工生产的品牌逐渐退出市场,儿童奶酪棒市场回归理性。
2022年,龙头企业妙可蓝多业绩下滑,正式宣告了儿童奶酪棒市场的降温。2023年上半年,妙可蓝多净利润降幅进一步加大。
而奶酪市场进入2.0时代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触角伸向了婴儿、女性等人群,或许下一个大单品已经在路上……
市场选择儿童奶酪棒
“没有比儿童奶酪棒更能‘打’的儿童食品”,一位奶酪棒品牌创始人老马对记者感慨道。
简单一句话,道出了儿童奶酪棒风靡的真相。在业内人士看来,奶酪棒的火热既有偶然性,又是一种必然。
“光明的奶酪棒早在2008年左右就上市了,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9年,妙可蓝多的电梯广告征服了大众,才引爆了这个市场。”奶酪行业研发人士霍先生对记者表示。
奶酪棒的出现,无疑在培养国人从“喝奶”到“吃奶”的转变中立下汗马功劳。
相比其他儿童零食,儿童奶酪棒也符合健康化的消费趋势。在全民追求健康的背景下,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是重中之重,高钙、高营养、口感不错的儿童奶酪棒顺势扛起了这一大旗。
加之,乳制品行业早已是红海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格局稳定,各大乳企都希望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当儿童奶酪棒这一具有高毛利又有前景的产品出现后,无疑吸引了各大乳企的目光。
于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市场和行业都选择了儿童奶酪棒。
儿童奶酪棒卷向婴儿、女性
众所周知,儿童奶酪棒在经历了价格战、品牌商业绩下滑、产能过剩等市场“检验”后,各大玩家全力寻求破局,其重心都围绕人群扩展和场景创新。
先是一些网红奶酪品牌推出了一些不含添加剂的原制奶酪,定位1岁以上人群都可食用,这就将触角伸向了1—3岁的婴儿群体。
例如,奶酪博士旗下一款低盐产品高钙小圆奶酪定位人群为1岁以上,乐纯旗下一款新鲜奶酪外包装上甚至写着“孩子的第一口鲜奶酪”。
随后,龙头企业妙可蓝多同时推出了“慕斯奶酪杯”和“哈路蜜原制奶酪”,前者主打女性下午茶场景,后者聚焦家庭早餐食用场景。
“慕斯奶酪杯的干酪含量达68%—70%,同时含2.4倍牛奶蛋白质和2.6倍牛奶钙,而其热量仅相当于一只苹果”,也即高营养低热量成为其吸引女性的最大卖点。
而哈路蜜的上市则意味着妙可蓝多将加码原制奶酪市场。“两片哈路蜜≈200g牛奶营养,丰富的营养让全家人一天都元气满满”。
另一大龙头伊利也对记者表示,今后将不断通过产品创新,在产品形态、消费人群及食用场景方面进行拓展,陆续推出新形态产品,扩大渠道和产品组合。
老马说,全家奶酪是未来市场角逐的热点,“全家都可以吃的原制奶酪将很受市场欢迎”。
乳业分析师宋亮对记者表示,放眼未来,一方面,奶酪产品将向功能性方向发展,成人原制奶酪将实现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一些奶酪零食也会加速发展,包括奶酪冰淇淋等,此外餐食奶酪也将在中国逐步推广。
如今,大小玩家都在进行各种尝试,企图寻找类似儿童奶酪棒的下一个爆款产品。
“未来,在餐饮端、在原制奶酪端、在零食端都可能出现明显产品,只是目前,大家还在寻找中。”霍先生感慨道。(备注:应采访者需要,老马、霍先生为化名。)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