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去过方山县张家塔村,总觉得是钻地道,看一看就行了!前几天我村的一位熟人和我说,咱们去哪里旅游合适呢?我说咱们去方山县梅洞沟和张家塔串一下,我陪你,因为我去了好几次了。于是约定8月4日上午去梅洞沟,下午去张家塔村。
到了张家塔村钻了一段地道后,正准备回家时,突然眼睛一亮,看到村里的干部王建花正在当导游给游客讲解,于是我们也跟上进地道,听她讲述文化内涵。地道空中侧面有特别小的洞,是扶手防滑,古人用来放油灯,间或一段地道侧面有个小窑洞,是放东西,或可以休息的地方。修地道主要是为了防盗、防匪首。张家塔三十六院,院院相通。每一处院子是另一院子的屋顶,巧妙地利用空间。有一间月子房里在墙壁处又挖了个小窑洞,从而加长了暖炕的长度,便于小孩不易受到风寒感冒。侧面还有许多小窑洞是库房、储藏间。能利用的空间都合理利用起来了。从高处往下望,每一院相当于地坑院。高处的每一院都有一个狭窄的走廊为巡逻通道,为了查看房屋周围是否有盗情和敌情。
有一段最长的甬道,通北门,大约有一千米长,窑洞特别黑,讲解员让我们打开了手机的手电筒,走了一会儿缓坡,终于到了北门出口,正好遇到村支书王军锋正在指挥民工干活,他见了我们非常热情,让我们喝水、在草坪上休息。北门有一段土城墙,高大坚固!
接着我们从北门走到村里的田间水泥硬化路下了山,走进了村里。又遇上讲解员赵玉润,我说:“你们村里有一个福字和德字在哪里?”他说:“我带你们去。”在一个小巷里的一个隐壁上果然看到一个大大的德字,德是由十二生肖组成,细看还真是那么回事。他又带我们看一个房顶上有一个照壁上写着大大的福字,福字由鹿角和鹤嘴组成,代表福禄常在,这个照壁正好在一户人家大门的对面。有福字的照壁背面写着“吉星高照”。
我们又到了绣楼院子中,他又讲到古代女子有三从四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答不上来,他说了其中的含义,令人非常感兴趣!他还讲了绣楼姑娘与公子是如何相见的情节!有关泰山石敢当的传说,二郎担山、敦厚家风门匾的故事,拐弯抹角的来历也颇有情趣,大家听得聚精会神,乐在其中,既有神话故事,又有书法家的故事。
据说该民居建于清代顺治年间,相传临县赵家塔村一个很有名气的风水先生赵山,发现张家塔是块风水宝地,便举家迁往张家塔居住。从赵山开始,赵家历代励精图治,耕读传家。从赵家十世先祖赵山到赵家十七世孙,期间八代人本着珍惜土地的原则,建成砖瓦石木结构、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的群体民宅36院。从对面山上眺望,张家塔民居造型像一个倒“福”字。
这次去张家塔旅游,恰是巧遇,如果没有讲解员,估计我们心目中仍是那种概念,就是有地道,古民居吧,串串而已。其实旅游,没有讲解员,我们只是雾里观花,瞎转悠吧!不了解古建筑中古人的智慧和神奇的故事!只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才能真正品读旅游区的风景名胜,品读旅游区的文化。
闫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