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2版:思想纵横

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性与融合性分析

  摘要: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两个重要的教育领域,它们在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和价值观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而高校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两者既存在共同点,又有着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探讨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性与融合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共同点分析、补充作用探讨以及课程融合等方面,深入剖析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旨在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契合性
一、劳动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形式。它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实践,积累劳动经验,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并通过劳动过程中的思考与反思,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道德,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打下基础。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高校思政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活动。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意识和法治精神,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化修养。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高尚、社会责任感强的新时代中国人,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性分析
(一)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共同点

  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有着一些共同点,它们在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方面具有相似的目标和作用。首先,劳动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劳动教育通过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思政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二者都是通过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即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劳动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都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劳动教育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高校思政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两者都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二)劳动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补充作用

  劳动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更加实践性和具体化的支持。首先,劳动教育能够通过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实践,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到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其次,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学生能够学习和运用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同时,劳动教育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劳动教育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这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相互理解、协调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性分析
(一)融合途径分析

  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融合,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学生发展的综合目标。首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在思政课程中,引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案例,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同时,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和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实践,加深对劳动的体验和理解。其次,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融入劳动教育的要素。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或实习实训等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工作,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劳动经验,从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重点融合

  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融合可以通过将劳动元素融入思政课程中,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首先,可以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引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案例。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以劳动精神为例,介绍先进劳动者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同时,在讨论社会发展和就业问题时,可以加入劳动市场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劳动实践项目,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与思政课程的主题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价值观的思考和理解。此外,可以设计一些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作业或研究项目。例如,让学生调研某个行业的劳动现状,了解其中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学生对劳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或者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劳动者的事迹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或进行演讲,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结语

  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践性的教育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劳动教育通过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思政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两者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思政课程中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并且提高正确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时代背景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既培养了全面发展的学生,又向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了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丰娴静.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思政功能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3(07):80-84.
  [2]卢国维.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问”[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2):85-87.
  [3]钱莹.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8):90-92
  [4]马慧子,李申莹,熊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践向度[J].食品工业,2023,44(06):248-252.
  [5]钱靓,李桐,王昕明等.课程思政背景下劳动教育与土建专业教学融合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1):170-171+174.(作者: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于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0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3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5期

  • 第2023-07-20期

  • 第2023-07-18期

  • 第2023-07-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