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江的翰墨磨砺,起源于爱好,生成于才华,执着于碑帖琢磨,落脚于书法文化的正宗传承,所以观赏他的书法作品,便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正大气象。在当代书坛书风存在浮躁的环境里,李京江能耐得住性子,稳得住阵脚,对楷书一门有精益求精的通透取法,可谓是法不失根,技不失源的典范。楷法无欺,先生依楷书造诣在书坛立身,昭昭然,正是法不欺人的实力派。
他的楷书以欧阳询楷书为核心,师九成宫醴泉铭,达到了心追手临必写形神的境界。一笔一画,绝不放过;不达笔力不传其神,绝不罢休。在笔法上非常注重“变”的塑造力,横画虽然皆称横画,但是此横与彼横绝无同质,必是前后有异,一划之内变起伏,二横相照写长短,所以笔触于纸,绝对不是印刷体的呆板,而是写欧楷原本的变化无穷。参照这种修成,他的楷书整体来看规整严谨,但是细看其中每一笔,都是平欹相依的书道变化。字内字外,因变化而生动,姿态万千的楷书要妙,必是时时呈现于笔端,生成于心田,楷书的灵性跃然纸上。
楷书之法,无法速成。当代楷书,却偏偏在速成上有所强调。所谓速成之法,就是把同类笔画进行了模式化的规定。比如“跪笔弹锋”这种范式,虽然可以快速掌握钩画的写成样式,但是在跪笔弹锋的过程中,会让楷书失去本真的书写趣意,介入过多的描字手法必是刻板。当代种种楷书笔法的模式化,显然是书法有失文化本源的肤浅。李京江先生写楷书,自始终今拒绝楷书笔法的“描字”流弊,经过对古人书法的细心琢磨,把“写法”研究透,不论钩挑撇捺,都是笔法流畅的一笔写成,并无半点描字造作的痕迹。无论是写的过程还是写的结果,都是毛笔触纸面,驱墨写文化的正宗格局。
平欹相依悟书道,法度严谨写正宗。李京江的书法,由楷书入行书,带着楷书笔法精绝的底子,写晋韵的书卷气息,不激不厉,收展得体,转是逸,折显劲,刚柔相济笔笔相生,方圆兼备笔笔相映。在映带牵丝的关照中,他把书法线条与心迹的起伏巧妙地穿插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依书抒情的心手双畅,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书与人同体,情与法同态,书者抒也,把人生的历练一并注入笔墨运行,成为翰墨抒情的卓见,这便是书法修真法,写本质的大家证见。
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