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5版:质量提升

《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印发

2025年基本建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体系

  本报讯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
  据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化推广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业农村标准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基本形成。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在产业发展层面,基本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在制修订1000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同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生产和产品“三品一标”协同推进取得积极进展;在乡村建设层面,制修订一批乡村建设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乡村公共服务标准支撑能力得以提高,初步形成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内容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在推广机制层面,标准化示范作用显著增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方案》部署了11项重点任务。聚焦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部署了夯实保障粮食安全标准基础、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4项任务。聚焦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部署了强化乡村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强化乡村公共服务标准支撑3项任务,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部署了巩固提升防返贫工作标准化水平等任务,助力防止规模性返贫。聚焦提升标准实施水平,部署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和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3项任务,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标准化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该负责人表示,《方案》具有3个特点。一是突出工作重心。乡村振兴标准化工作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当前推进工作的重点部门主要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乡村振兴涉及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近期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夯实现代农业标准基础、补齐乡村建设标准短板和巩固提升防返贫工作标准化水平。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方案》既强调夯实现代农业标准基础,又注重补齐乡村建设标准短板,体现了发展和建设的协调。《方案》明确了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提出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显著提高农业农村标准国际化程度,还强调巩固提升防返贫工作标准化水平,强化乡村公共服务标准支撑。三是形成联合推进的合力。《方案》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部门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职责,形成了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的工作机制。

本报综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0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3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