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游的话题刚刚过去,国庆游又提上了日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的中秋节、国庆节将连休,从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中秋”“国庆”两节相遇,出游便成了最近的热门话题。
国内游仍是消费者的首选
8月31日,记者在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一家旅行社咨询了解到,目前,国内游仍然是消费者的首要选择。热门目的地集中在传统一些地区,包括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海南、内蒙以及大西北等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前来咨询国庆节出游的消费者明显增多,而根据同程旅行在8月15日发布的咨询报告也显示,同程旅行平台中秋国庆机票查询量和预订量大幅增长,有关中秋国庆线路的咨询量翻倍。
记者在几家知名旅游App上看到,中秋、国庆出行套餐已全面推出,跟团游、私家游、自由行、定制出行,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喜好,平台分类出不同的通道供消费者点击选择。价格方面,受节日出行的影响,机票和食宿费用均呈上涨趋势,因此不论是跟团游还是自由行的出行成本均有所升高。举例来说,8月底至中秋节前夕的某云南6日5晚跟团游的价格基本稳定在2500元左右,而从9月28日开始,该套餐上涨至3500元,到了国庆节当天则升至4200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省内游也是部分消费者的重要选择之一,长治太行山大峡谷、忻州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为主要代表,这些热门景区也开设了线上购票通道,供消费者随时购买。
攻略锦囊让出游越发便捷
近日,在多个社交平台,记者看到以“出游黑科技”为主题的许多文章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评论,可以定位的智能旅行箱,随时定位防丢失;太阳能旅行包,随时为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充电;游戏手机壳,在旅途中无聊时可以来一把游戏……此外,也有不少旅行博主发布出行经验:如何让行李箱秒变小餐桌?帐篷和天幕哪个更实用?小朋友出行一日三餐怎么更快更好地解决?消费者倩倩表示:“出行前根据这些攻略,可以省去很多准备工作,我认为是网络越来越发达带来的一个重要优点。”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自驾出游的汽车租赁仍然是消费者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消费者吴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我带着家人孩子去过不少地方,有短途的、也有长途的,全部都是落地之后租车行。”当谈到目前汽车租赁平台多、商家多的特点,吴先生也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如果是长途游,比如说行程在一周以上的,建议落地后在当地选择大型一点的租车行,当面确认好再进行交易。如果是一两日的短途游,可以在线上平台直接预订,但同样也要多看看对方的资质和用户评价。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价格方面,同一款车型可能要差出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价格。不论选择怎样的租车方式,都要在交车时拍照或者录视频留证,双方签署正规协议。”
谨慎选择拼团、拼车游
近年来,伴随着商家的广泛宣传和社交平台的传播优势,拼团游、拼车游越来越多,在不少“驴友群”中,这样的方式叫做选“旅游搭子”,然而,此类出行方式有一定风险。
不久前,某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进行拼团游咨询,表示自己和同伴两位女士想要出游,考虑到租车成本,希望再招募两位女士进行通行。之后,一位号称有此意愿的人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出行需求,表达了可以拼团。加上联系方式后,二人相谈甚欢,进行了一系列订酒店、订门票、寻找私人导游等操作。然而,当该消费者按照约定前往旅游目的地准备与对方汇合后,对方却表示自己家中突然有事不能前往。经调查后发现,对方竟然是中介,目的就是引导消费者前往其指定的酒店进行消费。
为此,山西成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闫艳军提醒道:“自愿搭车旅行,或者选择没有资质的旅行社、中介等旅行,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事故,赔付没有保障。消费者在出行前,应当谨慎选择正规旅游机构,并根据《旅游法》签订相关合同。同时,针对目前很多的报名参加车友集体自驾游活动,同样需要与组织者、承办方签订正规合同,明确双方权责利,更好保护各自权益。”
本报记者余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