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神池县委、县政府结合巩固脱贫成果同乡镇振兴衔接工作实际,在延伸传统特色优势产业链条、提升养殖水平和效益方面集中着力,全面打造以羊产业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新高地,走出一条产业振兴促进和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方面的好路子。
科技引领 创新发力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神池县因自然灾害多发,种植业生产遭受重创,农民收入锐减。县委、县政府于1996年引进鲁西小尾寒羊,实施肉羊改良,全县首次大规模实施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战略线。2016年9月,为增加养殖业特别是养羊业科技含量,该县引进澳大利亚纯种杜泊种羊和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冷冻胚胎移植技术,成立了山西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连续数年通过腹腔镜人工授精技术开展杜泊种羊与湖羊杂交试验,培育出具有当地地域特色、遗传湖羊耐粗饲、产羔多、奶水足、母性好及杜泊羊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肉质好等优点的“杜湖参羊”肉用良种羊,并建立起完善的良种繁育和科技服务体系。
为推进“杜湖参羊”扩繁,实现羊品种全面升级换代和畜牧产业提质增效,县委、县政府创新发展理念,2017年出台了《神池县畜牧产业扶贫试行办法》等优惠扶持政策,制定、实施了“6个一”工程、“3步走”战略——“6个一”工程为筑强1个种羊繁育基地、改建10个扩繁场、新建100个养羊专业合作社、创建100个养羊示范村、培育1000个示范户,到2020年羊饲养量稳定在100万只规模;“3步走”战略为,第一步在2018年实现种羊繁育基地功能完善、产能达标,合作社、示范村、示范户引领带动效应凸显,第二步在2019年加快品种扩繁改良速度,第三步在2020年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打造全产业链、增强增收能力。
神池县委书记刘志军介绍,以此为指引,全县第一年投入3000多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向161个村4567家养殖户发放妊娠湖羊、杂交一代杜湖羊12447只,羊饲养量达101.3万只,存栏量居全省第二,出栏量在全省排名第三;第二年采取“等量置换,政府补差”和“纯种投放、技术跟进”两种扩繁手段,为养殖户置换优种羊6263只,建起规模养殖场57个,发展养殖大户1300户,羊存栏达103.1万只;第三年,除继续落实以奖代补政策、为1249户免费发放良种羊2926只外,还专门列支财政资金发放养殖贷款贴息,至2020底羊存栏达104.2万只。
完善链条 构建体系
202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和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神池肉羊品种培育基地布局,一体化推进繁育、养殖、加工、营销领域产学研用同步发展,有效提升羊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品种繁育—生态养殖—标准饲喂—有机肥生产—精细屠宰—精深加工—绿色餐厅—冷链物流—销售平台”的全羊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强基蓄势——
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雁门关生态治理项目,以草定畜,以草促畜,在2020-2022年3年间,种植饲草18万亩,购置秸秆回收机械158台,建成饲草饲料加工企业2个、秸秆青贮窖26个,为全县羊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坚持育种、育肥并重,形成了以晋神五和为主干,每一个乡镇繁育地为分支的产业布局,并依托全县养殖大户和56个养殖场建设“杜湖参羊”产业集群,至2022年底优种羊覆盖率提高了5%,羊产业在全省保持领先位置。
补齐加工短板,利用天牧生物科技公司年屠宰15万只肉羊精深加工生产线和年产3000万吨预制菜的“中央厨房”项目,开发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实现畜产品多层次加工、多环节增值和加工集约化、集团化、体系化。该公司生产的高原参羊系列产品获“2022中部6省名牌农产品品牌”,与山西农业大学联合研发出功能食品“党参羊肉”。
发挥“神池羊肉”地标认证及神池天牧生物有限公司入选首批山西省省域公共品牌“有机旱作·晋品”和天牧生物科技与其子公司山西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被双双认定为“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品牌优势,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支持龙头企业与知名电商平台联合建设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配送设施,2020-2022年网络销售额185.12万元。
资源化利用。通过神池县蔚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生产项目,已无害化、资源化就地处理、加工、利用养殖粪污10万吨,走“农牧资源利用节约化,产业链接循环化”之路,形成“种养结合,以牧促农、绿色循环发展”的生产模式。
神池县县长王映中强调,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该县目前肉羊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产业规模化率达30%以上,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标准化屠宰率达90%以上,全羊产业链被确定为全省8条重点链建设试点之一。
完善机制 夯实基础
2022年以来,针对羊产业发展实际,神池县又把发展品质养殖作为全县倾力打造的6大板块之一,围绕“产地生态化、养殖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监管全程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黄土高原羊产业生产优势区”的新目标,坚持健全组织领导、资金保障、技术服务“3大体系”,全力实施龙头带动、百社引领、千户示范、百万吨饲草、农旅融合“5大工程”,建立种羊、饲草、养殖、防疫“4大标准”,深度融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建成全省优种羊培育基地和高品质生态羊肉生产供应基地。副县长谷海平指出,县委、县政府把2023年确定为“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年”,重点实施了羊产业“3389”工程——健全品种、品质、品牌3大要素;培育种羊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3大体系;优化种草、育种、扩繁、育肥、屠宰、建棚、粪污处理、技术研发推广8大环节;狠抓饲草加工、饲料供应、品种培育、圈舍建设、光养互补、标准化养殖、无害化处理、羊主题乐园、技术研发推广9大重点项目,为全县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神池县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侯联斌补充说,他们本年度重点实施了神龙牧饲草饲料加工、山西晋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反刍饲料生产加工、山西忻牧生物科技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荣庄子村世界名羊主题公园和龙泉镇太平庄村规模化羊场、义井镇虎北村生态牧场、八角镇荣鑫万只光养标准化羊舍、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扩建工程等项目,并在全县全面推进人畜分开或人畜分离,各乡(镇)至少选1~2个养羊相对多而且光伏圈舍全覆盖的村作为“光养”项目示范村,分别建设一座有机肥发酵池。
到2025年,这个县将力争实现羊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构架基本完善,粮经饲结构进一步优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达到羊出栏100万只以上、羊肉产量2万吨以上。
王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