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的大班复习中,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复习状态一般会由全班的平均水平或者较高水平的学生决定,这会导致有些学生跟不上复习进度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完全领先复习进度的情况出现。在初中生物复习课中,分层式教学就是教师结合全班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认知水平安排复习课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在复习中不断进步。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佐证来分析分层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式教学;初中生物;光合作用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分层式教学可以让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进一步深挖知识点;使中等进度的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向前追赶;促使进度较慢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中,尽力明晰相关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本文对于分层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复习课中应用的论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合理分组,在复习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一)操作步骤
授课前,教师需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是一个持续性动态的过程(1)。教师可以将综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划为A组,将综合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划为B组,将综合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划为C组(2)。
在生物复习课中,教师应对不同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关注。复习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对A组学生的关注度,更多地与C组学生进行提问等互动,助其查漏补缺,获得提升;而在复习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教师需特别关注A组学生的状态,在与其互动的过程中带动课堂气氛,推进课堂进程。
完成课堂复习后,教师应根据不同组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及时自我反思与总结,并调整复习方案,在必要的时候调整相应分组的成员。
(二)案例简述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第五章中“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一节的复习为例,简要介绍一下分层式教学在课堂复习中的具体操作实例。
在复习前,教师首先将班级学生分为A、B、C三组,上课前可以通过课前点名等方式熟悉各组学生的位置分布,便于授课时及时观察与引导。
正式复习开始后,教师通过提问简单问题引入,此时应重点关注C组学生,尽量督促C组学生认真思考与解答。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一节中,教师可以以“普里斯特利的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定义”等简单问题开始讲授。接下来是课本基本知识的回顾讲解,从“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到“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分析”,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到“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确保复习内容全面且细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关注B组与C组的学生,确保这两组的学生能够认真回顾相应的基础知识点。最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复习状况进行检验。例如,课上讲解的相关实验内容较为基础,应尽量提问C组或B组的学生,在其回答完后由A组学生进行补充、完善。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可以结合前后节的内容,在课上补充一些难度略高的综合类问题,如“光合作用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表分析”,此时主要提问A组学生,并且这类题目需由教师亲自进行详细纠错与补充。
在授课后,教师需要结合此次复习的内容,通过与课上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从而提高生物复习课的效果,并及时进行教学总结。
二、在课后分层布置适量作业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教师不应通过给学生留大量的作业来强化相关的知识学习,而是需要高效、合理、低负担的强化巩固方法(3)。在分层式教学中,教师会合理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一)普适型练习应全面且基础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适当的复习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种练习不在于重复多少次,而是要做到重要知识点的全覆盖。同时,正因为这些知识点的基础性,教师才应对各类学生的要求保持一致,要求学生认真、准确地完成相关练习。例如,在前文提到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一节复习课结束后,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应该覆盖从实验的细节到相关的反应式,从光合作用产生和消耗的物质到其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知识点。
(二)强化型练习应具有针对性
除去基础性的全面练习外,学生也要进行强化练习,以使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扎实,并将其应用于题目之中。对于此类题目,教师要抓重点、抓难点,不再是覆盖式的,而是布置点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稍微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例如,在此类训练中,教师应该侧重光合作用过程实质、其消耗以及产生物质的确认、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较为理论性、较有难度的知识。
(三)量力完成拔高型练习
拔高型题目的作业仍需所有学生参与,但要求知识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尽力完成,知识掌握程度较弱的学生量力完成。教师需向学生表明,不要受到此类作业的影响,鼓励有困难的学生自行进一步复习,或带着问题单独与教师交流。例如,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一节中,相关曲线的学习与练习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师应允许部分学生暂时落后,引导其先了解基础,然后再慢慢提升。
三、整合资源,助力分层式教学
分层式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虽日趋成熟但仍在发展中的教育模式,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应用方面的困难。例如,教师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难以分出较多精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作业,此时借助网络上的各类教学资源就不失为一种好的补充方法。
例如,依托于临沂市开发的“临沂智慧教育云平台”,当地的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情况的复习材料。平台能够按照简单、一般、较难、困难四个难度等级提供智能组卷功能,教师只需选择相关章节以及难度,这极大地方便了分层式教学的开展,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为其提供合适的复习习题也变得简单许多。
总而言之,从本质上来说,分层式教学就是大范围的因材施教,是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速度和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进行分类教学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获得进步。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应用中不断改进,应用分层式教学不断提高复习课堂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良.新课改情况下高中体育教育中分层式教学方式的效果分析[J].科技资讯,2021(3):166-168+172.
[2]金艳红.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神经系统的组成”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3):227.
[3]龙春莲.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5(10): 129.(作者:沂南县孙祖镇初级中学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