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2版:思想纵横

“文化强国”视域下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模式的路径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红色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共同红色记忆和精神支撑。在推进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模式的路径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因此,如何将红色文化进行有效传播,推动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基点,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是关键。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播红色文化的基本点,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可以向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魅力。
  (一)寻求传播的价值认同,甄选红色优秀作品。在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寻求传播的价值认同是至关重要的。要想传播好中国声音,首先需要寻求传播的价值认同,即确定传播的目标和价值取向。通过甄选红色优秀作品,我们可以向世界传达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塑造中国形象。在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基点、在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视域下,我们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红色优秀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来传递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精髓。
  (二)站在传播的受众角度,构建红色故事体系。我们需要从传播的受众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使红色故事更贴近他们的心灵,引发共鸣,进而构建红色故事体系,使其更好地引发与受众之间的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首先,需要通过深入研究传播受众的文化背景、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了解他们对红色故事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其次,需要将红色故事进行系统化和有机化的组织,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红色故事体系。这个体系应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主题的红色故事,涵盖红色革命的各个方面和历史时期,以便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兴趣。
  (三)创新传播的叙述方式,打破文化交流壁垒。在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创新传播的叙述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破除传统的文化交流壁垒,我们可以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方式。首先,可以通过采用多语种的方式进行传播,将红色故事翻译成不同语言,使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些故事。其次,可以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利用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传播,加强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通过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进一步改进传播方式和提高传播效果。

二、充分借助融媒体载体,拓展传播途径

  融媒体的发展为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融媒体具有多样化、互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国际社会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
  (一)重视官方交流,夯实粉丝基础。在借助融媒体拓展传播途径的过程中,官方交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官方交流,可以夯实粉丝基础,建立稳定的传播渠道和良好的传播形象。首先,官方交流需要重视与粉丝的互动。通过有效的官方交流,可以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共鸣,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建设全方位的官方交流平台至关重要。这包括建设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传播渠道,以确保红色文化的信息可以通过多个方式传递给粉丝和受众。最后,要重视和粉丝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通过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如红色精神分享会、主题讨论等,可以进一步拉近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加深粉丝对红色精神的参与和认同。
  (二)整合媒体资源,实现精准投放。在借助融媒体拓展传播途径的过程中,整合媒体资源是实现精准投放的关键。通过整合多渠道的媒体资源,可以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从而增加传播效果的可预期性。首先,我们要优化整合媒体资源。通过市场调研和评估工具,掌握目标受众的特点和媒体使用习惯,选择适合的媒体平台进行投放。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介形式,将红色精神的故事和价值观传播给不同年龄层次的社会群体。其次,要进行精准投放,提高传播效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群画像技术,了解目标受众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网络行为等特征,进行精准的投放和定向宣传。通过定向投放、内容推荐等方式,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加精准和高效。
  (三)拓展传播阵地,创新宣传方式。拓展传播阵地和创新宣传方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要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优势。融媒体能够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方式。通过运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形式,跨平台、跨终端地传播红色文化,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其次,要积极探索新兴的传播方式。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创作沉浸式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增强参与感和代入感;也可以通过相关KOL(关键意见领袖)或者UP主,通过他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将红色文化传递给更多人。

三、以创新传播手段为辅助,提升传播效能

  为了提升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需要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传播手段可以增加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一)重塑整体观念,助推传播力建设。首先,要加强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建设。传承红色精神,坚守红色信仰,积极弘扬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红色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前提。要重视对传播主体的思想教育和培训,把加强理论学习和赓续红色基因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具备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培养传播主体的传播能力和创新思维。传播主体要具备良好的传播素养和动手能力,能够运用多种传播技巧和手段,寻找适合不同受众的沟通方式。同时,要积极引入新媒体技术和创新的传播手段,开拓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例如,可以运用社交媒体、短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兴媒介,将红色精神的故事和价值观传递给更多的人群,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传播。
  (二)注重内容建设,促进构建新生态。内容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核心,良好的内容质量和多样化的形式对于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至关重要。可通过提高内容的质量和可视化程度,增强受众的接受度和共鸣感,以此来构建传播新生态。首先,要深入挖掘红色精神的故事和经典案例。红色文化蕴含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和英雄的事迹,我们要深入挖掘这些故事,并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使其更加鲜活和具有吸引力。其次,要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我们可以根据其兴趣爱好和接受习惯,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红色文化内容。通过制作小视频、微小说、漫画等形式,将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种内容中,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和分享度。
  (三)制定正确策略,实现差异化传播。通过差异化传播,实现精准定位和精细化传播,不仅能够提高传播效能,还能够强化红色文化在受众中的影响力。首先,要进行精准定位和目标群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差异化传播策略,将红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准匹配,增加传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其次,要选用适当的传播渠道和媒体形式。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媒介,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传播的全面性和互动性。最后,要注意传播策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红色文化的传播需要稳定而坚定的传播策略来支持。通过制定长远的传播规划,定期评估和调整传播策略,以适应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下的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强国’战略下红岩精神的域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2NDQN09)(作者: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0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