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分,虽然刚刚10点钟,但我的耳边嗡嗡地响着,各种分辨不清的声音纠缠在一起,忽远忽近,一下一下拉扯着本就因炎热而有些烦躁的神经。闷,闷热极了,我感觉太阳穴在突突突地跳着……
忽然,“砰”的一声,声响巨大,清晰可闻,猛地把人从夹杂着酷暑与闷热的焦躁不安中拉了回来——原来是有位乘客的行李箱倾倒在了安检仪器旁。
行李箱应该是有相当分量的,以至于在它倾倒的那一刻,发出的巨大响声让周围的行人似乎震了震神经。这时,有个“红马甲”一个箭步冲上前,他先是把行李箱扶起,紧接着手抬肩扛,把行李箱放置到安检仪的传送带上,最后,还不忘扶稳行李箱,以防二次倾倒。上前、发力、退后……一连串动作是那样的“专业”。之后,“红马甲”便默然离去了,正如他无声地来,只留下一个高大的背影。“红马甲”又回到他的工作岗位上去了,我想,也许他忙的连旅客一声由衷的感谢都没有听清。
喧闹,平静,再重归喧闹。车站内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是“红马甲”志愿者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那个挺膺担当的高大背影。
2023年的暑期对我而言特别有意义,因为我有幸成为了太原站暑运志愿者中的一员。今年暑运旅客人数多,客流压力大,对车站的考验可不小。大部分车站的客流量均出现“井喷式”暴涨,我所志愿服务的太原站也不例外,工作者、志愿者,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大家每天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特别是今年7月底以来,受突如其来的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车站内出现了列车大面积晚点,部分列车出现了旅客滞留、被困、等待转运,列车餐食急需补充等特殊情况,这些对于铁路工作人员、“红马甲”志愿者而言,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勇当‘火车头’、先行作贡献”。太原站的铁路工作者们细致认真、坚守岗位,身边的志愿者们真诚热情,洋溢着青春活力,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旅客前来询问信息,我们热情洋溢、面带微笑地做好指引工作,对于旅客关切的、我们了解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看到拿着大包小包行李“负重前行”的旅客,我们第一时间赶上前去,这个帮着拿包裹,那个帮着推行李,力求成功帮助乘客“减负”;遇到行动不便的、年龄较大的旅客,我们主动走过去,询问可以为他们提供哪些帮助,搀扶着他们顺利到达目标地点;对于领着孩子,遇上儿童哭闹,影响其他旅客出行体验的乘客,我们也会耐心前去,通过递送小礼物、纪念品等方式,循循善诱,劝阻小朋友停止哭闹,营造一片和谐、有序、温馨的良好车站氛围。
有时候我在想,或许,旅客朋友行色匆匆地上车出发,也许不会注意到车站的每一个作业角落都有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年轻人。但作为志愿服务活动队伍中的一分子,对于暑运工作我感触颇深。
在繁忙的暑运工作中,要想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着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首先要有足够的工作热情,炎热的天气,嘈杂的环境,种种不利因素都在“花式劝退”志愿者,若是没有一份服务他人的热忱和坚守岗位的定力,我想是很难圆满完成志愿服务的。再者,志愿者还要具备敏锐发现旅客需解决难点的能力,因为,在暑运汹涌的人潮中,若是提供不合时宜的帮助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不但没有解决旅客的难题,反而会阻碍人流的通行。因此,能准确发现困难,迅速伸出援手,是每一位“红马甲”志愿者的必备本领技能。
志愿服务工作中,每每遇到棘手难题,我就用“勇当‘火车头’、先行作贡献”这句短小有力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努力让自己克服困难,从铁路人的工作精神中汲取力量、学习成长,去找寻解决难题的答案。慢慢地,我也成长为像那个默默无闻、置稳行李、挺膺担当的“红马甲”一样的人了,我的内心很是喜悦,志愿服务的劲头更足了!
虽然做志愿者日子不长,但我收获良多。作志愿服务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志愿活动给我带来了什么。后来,每当我看着人群有序地进站、上车,候车室显示屏上时刻表上的车次逐个变化,一列列火车安全、正点、平稳地驶向远方,我就渐渐明白了,在这无比复杂又无比有序的铁路网中,也曾有过我的身影,也曾留下过一张靓丽的青春名片。这一份内心的充盈与平静,常让我在志愿活动结束,傍晚离站回望漫天云霞时,陡增一股自信。
有人说,如今的大学生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也许“社恐”确实是一少部分学生身上的标签,但在此次志愿服务期间,我看到的更多是沉默而高效的执行者。这群长辈们眼中不曾长大的大孩子,就像《理水》中禹的随员,不言不笑,却在需要他们时展现出钢铁般的脊梁。进站口、候车室、售票处……他们就像一团团小小的炬火,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默默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引导旅客有序进站、为旅客提运行李、耐心解答旅客疑虑……他们用微笑点亮了繁忙的车站,用服务温暖着每一段旅程,用暖心的引导为旅客带来旅途的便捷舒心,“红马甲”忙碌的身影是暑运中一抹亮丽的风景,也成为了我美好的回忆。
暑期已结束,“红马甲”已各奔远方。我相信,我们脱得下身上的“红马甲”,但内心的这份赤诚永远脱不下。这一段暑运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将永远激励我们带着这份赤诚之心,奔向祖国各地,奔向未来。
张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