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引言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高校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高等院校成为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但是高等院校的育人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高校的育人也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思想品质,因此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高校教师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就导致高校的育人性没有完全得到诠释,因此,如何有效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思想性
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在这个国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的前贤大能,这些人或是一个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或者对于生活有着自己的见解,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包括哲学、伦理、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这些思想内容具有普世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帮助。
(二)艺术性
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同时还有着具有浓烈民族感情的戏曲等等,特别是京剧其更是我国的国粹,而京剧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也具有一定的育人性与教育价值,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具有美的享受,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三)传承性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并且其也是中华人民的“根”,通过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风土习俗,通过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厚重、勤劳等精神品质,同时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性的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脉搏,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可以被应用到当下的社会问题中,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思想与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一起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比如今天人们的“耐心”似乎正在逐渐减少,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社会现象逐渐增加,这里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中庸之道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平衡点,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因为中庸之道主张待人处事折中调和,不过分也无不及。除此以外孔子的仁爱之道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用来处理今天的社会问题,教师可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运用传统思想分析今天的社会问题,这样可以在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同时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发挥传统文化的艺术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是冷冰冰的文字,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兴趣,而上文中我们提到优秀传统文化还具有艺术性的特点,因此在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相关教师还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艺术性。以京剧艺术为例,其不仅是我国的国粹,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中的戏本多以历史故事改编而成,因此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教育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代表曲目有《霸王别姬》《宇宙锋》《长坂坡》以及《定军山》等等,如《长坂坡》主要根据赵子龙单骑救主进行改编,教师在教学前可以为学生播放这段戏曲,引出赵子龙有勇有谋、英勇顽强、德才兼备等等特点,然后可以发挥其模范作用,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特点。
(三)结合传统节日展开教学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与传统节日结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因为我国包含着大量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也同样具有育人性,例如在中秋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中秋节的风俗以起源,在这一天外出的游子都会回到家乡与父母团圆,享受团圆的喜庆,这种风俗依然流传到今天,其包含了我国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思想,也包含了团结友爱、阖家团圆的民族品质。而端午节这天则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来,在这天我们会吃粽子、划龙舟,从端午节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浓郁的家国情怀以及爱国之情,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历经磨难,但是从来没有倒下,就是因为我们的人民有着浓郁的爱国之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就了今天这个强大而自信的新中国,因此教师也可以挖掘传统节日中包含的教育因素,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道德素养以及精神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相关高校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包含的育人性与教育因素,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教师也要考虑哪些文化真正适合今天的学生,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发挥其预期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民族自信以及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戴梦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摭探[J].成才之路,2021 (30):34-35.
[2]徐丽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管理观察,2019(25):125-126.
[3]贾若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赢未来,2021(12):139-140.(作者: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安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