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是指育龄妇女从受孕后至分娩前的这一段时期,也被称为怀孕期。妊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它是妇女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一个危机时期。妊娠会导致孕妇身体各系统的生理改变和心理变化。妊娠各阶段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所以,针对不同孕期的妇女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满足不同个体需求,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使其平安度过妊娠期。
当今时代,妊娠期孕妇呈现以下特点,首先:晚婚晚育的理念,国家计划生育的放开和社会经济的压力,把妊娠年龄向后延迟。其次:孕妇盲目的生活习惯和随意性也造成妊娠期妇女的多种生理和心理的压力。第三:历经三年新冠疫情,为妊娠期健康带来新挑战。
我从医多年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就育龄妇女如何保障妊娠期生理健康,进行粗浅的知识普及。真诚希望我的阐述能为备孕及妊娠期妇女提供有益知识储备及帮助。
一、孕期定期产检。
产检孕周分别是:妊娠6-13+6周,14-19+6周,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0周(每周一次)。定时产前检查能够及早防治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也可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保障母儿安全。孕妇要了解孕期检查的基本项目和意义,如血压、体重、血尿常规、血型、血糖、肝肾功能、甲功、传染病、B超、唐氏筛查等,以及正常的孕期生理变化和体征。
二、健康教育和指导
孕早期:流产的认识和预防;少食多餐;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及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宠物;慎用药物;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保持心理健康;口服叶酸0.4mg/日至足月。孕中期: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应注意粗细粮搭配、荤素菜搭配;预防贫血;早产的认识和预防;糖尿病筛查的意义;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的意义;胎教;补钙。孕晚期:饮食均衡;多晒太阳;适当活动;观察胎动;确定胎位;分娩方式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宣教分娩的相关知识。
三、胎儿健康的监测与评估
评估胎儿健康包括确定是否为高危儿和胎儿宫内情况。高危儿包括:孕周<37周或≥42周;出生体重<2500g;大于育龄儿或小于育龄儿;出生1分钟内评分0-3分;产时感染;高危妊娠产妇的新生儿;手术产儿;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等。
胎儿宫内情况监测:孕早期妇科检查确定子宫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超声确定有无胎心;孕11-13周行NT检查。孕中期每次产检测量宫底高度,判断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唐氏筛查;四维超声检查。孕晚期每次检查测量宫底高度并听胎心;胎动大于10次/2小时;电子胎心监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监测;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血流监测。
四、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
孕期合理营养对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和改善母儿结局非常重要。营养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物质基础,孕妇的营养是胎儿营养的唯一来源。孕妇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均可给孕妇及其子代带来近期或远期不良影响(如流产、早产、难产、死胎、胎儿畸形、低体重儿、巨大儿、妊娠期贫血、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等,也对子代出生后的成长和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
孕期膳食:妊娠早期宜清淡、适口,以清淡、少油腻为主,多样化;宜少食多餐,根据孕妇的食欲及妊娠反应调整进餐的次数、数量、种类;多摄入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戒烟、戒酒;不能进食的孕妇及时就医。妊娠中晚期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增加奶类的摄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体重管理:体重是反映人体营养和健康的标志,也是评定营养状况最简单、最直接可靠的指标。孕妇体重增长过多发生巨大儿、难产、产伤、妊娠期糖尿病等的风险增加;体重增长不足易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风险。孕妇前3个月体重增加0.5-2kg;以后每周体重增长不能超过0.5kg。孕妇适当运动也是控制体重的另一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指导和教育,可以帮助孕妇更好的管理和维护自身的健康,保障了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还需要充分的了解孕妇的需求和疑惑,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只有通过全面的孕妇健康指导和教育,才能让每个孕妇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妊娠期。(作者: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人民医院 呼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