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加快打造光机电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市场监管助力光机电产业发展新机制,深入企业了解需求,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为企业发展增动力,为营商环境添活力。
一、创新开展惠企直通“一站式”服务光机电产业
(一)创新工作理念,开展惠企服务。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全力做好“一站式”服务,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光机电产业服务的工作方案》,成立了光机电产业服务领导组,在金匠新区建立服务点,以质量提升“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助力式”服务、标准管理“创新式”服务三方面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商标品牌、知识产权、质量监督、安全监管等综合监管手段,强化工作指导,提供精准服务。2023年5月30日,市场监管“光机电产业惠企直通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邓志蓉副市长出席并亲自揭牌。
(二)组织摸底调研,夯实工作基础。深入光机电产业园、智创城NO.6、光机电产业研究院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光机电产业情况、存在的短板和难点,摸准市场监管助力光机电产业工作方向。建立企业台账56册,在册企业共有发明专利94件,实用新型专利590件,外观设计专利18件;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2项、企业标准制(修)订24项、团体标准制(修)订2项;通过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8家。
(三)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服务站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搭建了光机电服务信息平台。56家在册企业已全部入群,各业务科室适时在群里发布市场监管职能和惠企政策,及时解答企业疑问,成为政企沟通和服务企业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共答复40家企业提出的160条问题和建议,上门指导帮助23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需求38项。
(四)开展分析研判,明确工作重点。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就服务企业情况、服务站运行、创新服务企业方式方法等方面分析交流。划定以智创城No.6、光机电产业园、装备制造园以及金匠工业园4个园区为重点区域,以富士康、江淮重工、高宝钻探等10家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以科兴、盛天泽等15家企业为重点孵化服务对象,确保服务光机电工作目标明确、重点明确、成效明显。同时,持续巩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果,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光机电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五)转换监管理念,助力服务升级。在安全监管上,服务站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强化监管,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为光机电产业园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培训方案,对15家光机电企业特种设备人员进行培训,办理24部电梯使用登记证,为星心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及时进行压力表检定和安全阀的校验,实地帮扶指导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室工作,并对在用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减免企业校准费用约2万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二、扎实推进“一企一策”工作落实落细
对光机电企业进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一户都有专门人员对接,详细向企业讲解标准、知识产权、质量以及特种设备等方面工作职能以及现有的奖补政策,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共性需求、特性需求以及非市场监管职能需求三方面积极帮助解决问题。
(一)共性需求方面。一是聚焦“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等问题,邀请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专家,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环节的技术难题,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在计量检定校准、检验检测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二是聚焦专利申请难、保护难等问题,组织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专家,就专利快速预审、预审备案、知识产权维权、导航运营等内容进行宣讲,并现场指导办理业务,真正做到了直面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三是聚焦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同建行晋城分行等四家金融机构签约“知识产权融资战略合作协议”,为光机电企业融资提供平台和便利。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银企对接”活动,宣讲质押融资产品、政策、程序,对8家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的光机电企业进行了一对一指导帮扶。四是聚焦质量提升和标准引领等方面,实施小微企业帮扶提升服务,帮扶小微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QMS和质量绩效,最终做到“有病自医”。召开光机电产业标准化推进工作座谈会,组织21家光机电企业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并以江淮重工为示范点深入探索,有的放矢地开展标准化服务光机电产业工作。
(二)特性需求方面。一是针对丰鸿实业有限公司产业链配套不足问题,积极收集同类产品、生产工艺等信息,与企业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制定可行方案,争取管委会支持。二是针对金鼎高宝钻探有限公司计量检测难的问题,积极向综检中心和相关部门咨询,帮助企业找到更加便于检验的方法。三是针对盛天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缺乏认证标准的问题,积极帮助提供参考标准,咨询专业机构指导帮助推进企业标准制定工作。四是针对山西英特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针对无企业标准问题,联系专家帮助其开展标准起草工作;针对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及政策奖补方面提供支持帮助;针对充电桩出厂检验需求,积极为企业提供全面、优质、专业的技术支撑,并为其减免检测费用12万元。
(三)非市场监管职能方面。一是针对招工难、技能培训慢的问题,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向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领导进行了汇报。二是针对外省技术人员对当地饮食不习惯问题,积极上报开发区管委会,同时积极与各餐厅、饭店沟通,丰富菜品种类,提高服务质量。
三、全力开创市场监管服务光机电产业新局面
(一)做好惠企直通顶层设计。组建惠企工作专班和服务技术团队,充分运用市场监管政策“工具箱”,制定“一企一册”工作方案,实施精准滴灌、靶向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并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随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服务光机电工作落实成效。
(二)夯实惠企直通工作基础。联系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和企业研发机构,建立服务光机电产业专家库。收集光机电产业相关资料、政策等,建立光机电产业政策资料库。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通过绿色通道,缩短知识产权申请周期,强化与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站的工作联动,深入企业开展指导服务活动。
(三)确保惠企直通落地见效。充分发挥惠企直通服务站作用,对困扰企业的问题,职能范围内的,能现场解决的立刻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定时限、定责任、定措施、定落实;不在职能范围内的,积极上报,帮助协调解决。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事不扰、无微不至”的服务,为光机电产业发展提供市场监管坚强保障。
稿件来源:晋城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