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工作是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党的思政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原则,非常注重把思政工作落实到基层。做好政工干部思政工作,既能提高政工干部思政工作的凝聚力,又能促进政工干部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政工干部思政工作进行了浅析,为政工干部思政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政工干部;思政工作;对策
针对政工干部展开思政工作不仅能为相关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还能为工作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而且,思政工作渗透到基层各个方面,这是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在新时期,研究优化政工干部思政工作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关注度
从政工干部思政工作的实践来看,一些相关部门在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还不够大。面对这种情况,有关负责人应该改变自己的思考模式,更加关注思政工作的思想指导作用。应当鼓励政工干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主动了解思政工作的最新动态,从而更好地了解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的新内容,在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思政工作的创新。以思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积极对思政工作进行创新,推动组织思政工作的高水平实施。在工作过程中,要关注政工干部的情感、认知等心理特征、文化素养以及所处社会环境地变化对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要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变化,当出现不良情况时,政工干部应主动开展思想工作,尽最大可能进行心理辅导。有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增强思政工作宣传,提高各基层机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新时代,人们面对更加发达的网络技术,所面临的信息环境也更加复杂,因此,要保证政工干部的思想认知不受其影响,就必须提高自身思想意识,坚持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可度和成效。比如,有关组织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以最新的党的思想政治要点为依据,展开思政学习内容的撰写,并借助手机平台对组织员工进行推送。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拓新方法新手段
在新时期,为了有效开展政工干部思政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开拓新手段,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首先,政工干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包括社交媒体、在线论坛和博客等平台,与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交流和互动,以传播党的政策理念,回答疑问,促进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其次,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络思政工作平台,供政工干部进行学习和交流,包括在线课程、研讨会、学术资源和其他教育工具,以提高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此外,引入互动性项目,如在线展览、知识竞赛和在线辩论等,以吸引干部积极参与,促进思政工作的活跃性和创新性。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了解干部的需求和兴趣,从而个性化定制思政工作内容,提高其吸引力和实效性。最后,政工干部应定期更新思政工作的内容,紧跟党的政策变化和社会热点,以确保其与时代发展保持一致。通过这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政工干部可以更好地与干部群众互动,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思政工作,促进党的理念和政策的深入传播,从而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更好地为党和国家事业做出贡献。
三、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工干部思政工作水平
加强政工干部的思想素养,对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在新时期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中,顺利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相关部门通过对政工干部进行常态化培训,来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此外,对政工干部在思政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要实行一定的奖励制度,这不但是对政工干部工作的认可,也有助于提高政工干部学习思政知识、开展思政工作的热情。强化对政工干部成员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训,有助于在组织中树立标杆,从而更好地促进思政工作的开展。提高思政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对今后的工作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融入工作链条之中,通过集中讲授、互动交流、难题会诊等多种形式,对逐个项目、逐个知识点进行学习,明确思政工作的本质和内涵。与此同时,要做好价值观的培养和心态的引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四、结语
政工干部在思政工作中不仅能够为基层工作提供必要的思想政治指导,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员工和组织内部塑造积极的精神风貌。尤其在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持续有效地推进思政工作,必须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探索创新,同时也要提高政工干部的思政工作能力和水平,以确保他们能够与新时代思政工作的要求相匹配,并为社会和组织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这不仅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蓉.新时期政工干部思政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2020(17):66-67.
[2]刘敏.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9(13):18+23.(作者:河北省应急救援和训练中心 梁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