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自先秦时期的米酒发展而来,经唐宋时期大幅改良工艺,已有6000余年历史,酿造技术渐至炉火纯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3大古酒,成为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国酒”。山西代县古称代州、雁门郡,黄酒酿造已有上千年历史,与浙江绍兴黄酒并称为“南邵北代”。
说起代州黄酒,跳不过一个十分重要的承古启今的人物——高贵喜。
高贵喜,1933年出生,1949年入伍,曾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复员后随父学习黄酒酿造,1968年开设家庭作坊,开始酿造并售卖黄酒,1981年正式注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逐步形成代州黄酒独特的品质,1985年成立代县首家黄酒企业——贵喜黄酒厂,1996年改为贵喜酒业有限公司,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我们到东留属村的那一日,这位引领了改革开放后代州黄酒重新崛起新风潮的传奇老人刚去世10来天,享年91岁。
老人的长子、今年64岁的高秀林,在老高家酒业有限公司摆满各种黄酒、白酒的产品陈列室里,给我们追述了高贵喜和他们这个黄酒世家3代人的黄酒故事。
水为酿酒之母,水质优劣与否,关乎酒的品质。滹沱河自东向西横贯代县全境,南北两山多为沙砾石地层。在地下水流动过程中,沙砾石起到了独特的过滤作用。经水利、防疫部门历年抽样化验,此地水源富足,水质甘冽,无任何污染,可直接饮用,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各项指标均达到酿酒所需的上乘水质要求。此外,晋北一带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为黍米之乡,且籽大粒黄,品质优良。很早以前,民间就沿袭下逢年过节用黍米作原料酿造黄酒的习惯。《名酒记》等史书记载,代州黄酒色黄似金,色质酽清,温和醇香,有补中益气、健身活血、提神御寒之功能,医家常用为药引,被称为“代酒”“代州黄”。
受周边环境和家庭因素的耳濡目染,16岁就出去当兵的高贵喜不仅在黄酒酿造技术上具备了一定基础,而且比大部分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农民眼界更开阔,脑袋瓜更灵活。因为家里穷,在大人小孩都吃不饱饭之时,他便“穷则思变”了。
从1970年冬开始,他从邻居家赊了20斤黄米,闹了点曲,经过糖化,又酸又甜的黄酒便诞生了,然后装在塑料壳子里,沿街偷偷卖。卖酒的钱,付过赊来的米钱,剩下的补贴家用。
高秀林回忆,他在弟兄3人中岁数最大,白天给生产队干活,晚上就让父亲派出去偷偷给饭店送酒。他常常骑自行车赶70公里路到原平,在招待所住一晚上,第二天卖酒,第三天再往回赶。“我下原平带140斤黄酒,1斤6毛钱卖给人家,回来带120斤白酒,1斤挣2毛,一趟挣60块。”他卖酒还让工商局查扣过一次,执法人员勒令他将酒推到供销社,卖了2.6元,又到税务局打完税,才回到家中。“到1977-1978年,政策放宽,就让推上卖了。”两三年后,农村土地全部下放,高贵喜也在1981年领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证。终于能名正言顺、合法正规地做黄酒了。当年,高贵喜成为全村2个万元户之一,“县里还给带了红花表彰。”
90年代初期,贵喜黄酒在省城一炮打红,“那时候,太原喝黄酒穿黄大衣成为一种时尚。”到1993年冬,太原拉酒的车,要在东留属村排10天队,才能拿上货,而且每次只能拉100-200斤。高贵喜、高秀林他们一天只能睡2个小时,“订货的多,要的急,非常火爆。但是咱质量一点不能差啊!”
这一次市场大爆发,在代县催生出一大批黄酒企业和一个持续30年的黄酒新产业。“我们火了后,代县好多村,驴圈都成了黄酒厂。”高秀林笑称。
1996年,高贵喜与繁峙一位铁矿老板合作,实缴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贵喜酒业有限公司,由高秀林担任法人代表。这一年,他们先后投资2000万元,新盖厂房,牵手安徽亳州双良酒厂,在太原晋祠西边建立包装、分装基地,上马清香型、浓香型两种白酒生产项目。然而,就在高家的酒厂风生水起之时,1998年元月,山西爆发震惊全国的“文水假酒案”,山西白酒产业自此进入长达10年的低迷期,东北、四川等地的白酒也因此在山西“攻城略地”,相当风光。
高家三兄弟中,高秀林和老三转入煤矿、铁矿等资源型行业,留下老二和老父亲继续坚守着酒厂。2014年,高秀林重操旧业,改善酿造工艺,研发成功无勾兑纯酿制黄酒,使代县黄酒从口感和营养价值上都有了巨大提升,第二年又新成立了代县饱马酒业有限公司,2017年更名为山西老高家酒业有限公司,2018年被评为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州黄酒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老三以100万元的价格接手老二手里的品牌、设备、厂房。老二又建了“新味老坊”,继续搞黄酒。自此,高家黄酒形成了“老高家”“贵喜黄酒”“新味老坊”三足鼎立的新格局,继续在代州黄酒专业镇的建设中续写着新时代的新传奇。
高秀林执掌的老高家酒业有限公司,作为代州黄酒企业的杰出代表,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创新不忘本,传承不守旧”的指导思想,坚守品质,匠心如初,专注于代州黄酒的年轻化、高端化发展及健康黄酒产品研发、销售,在传统北派黄酒的工艺基础上,将祖传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特别是通过对代县本地曲种、酵母的优化,开发属于本土酿酒“芯片”,为代县黄酒地域品牌保护做好防火墙,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合作建立了黄酒酿造院士工作站,生产出“雁门州”牌白酒、黄酒、半干型无糖黄酒、黄金8度黄酒饮料和专门面向日本市场的清酒5大系列近百个规格的产品,销售触角延伸到内蒙古、北京、东北等地,发展成一个占地面积30余亩、年消化黍米600余吨、年可产纯酿黄酒1000吨、销售收入300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年增收400万余元的标杆酒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IP、运营效率、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并先后荣获全省农业农村领域“五小六化”竞赛成果二等奖、“山西省食品工业成长力品牌企业十佳”、忻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品牌建设贡献奖”等荣誉,建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旗下“雁门州”和“恭然呆与贺尔萌”品牌已深入消费者内心,“雁门州”黄酒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又被省商务厅授予“三晋老字号”桂冠。
老高告诉我们,他的儿子——1986年出生的高国军,从2020年起随自己学黄酒酿造技艺,现在已接上茬,担任了山西老高家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儿子主持下,公司通过数据研判,自营了当下年轻人热衷的“雁门州”传统黄酒小酒馆,预计2023年底将达到100家连锁店,还与“树上羊”“西贝”“麻六记”“漠上羊”“牧羊人”“吉羊斋”“铁锅炖”等连锁餐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发出多种黄酒佐餐套餐,丰富了代州黄酒的消费场景;同时,积极拓展线上渠道,成为辛选和东方甄选的供应链厂家及京东自营唯一的黄酒合作厂家。
“咱就是实实在在把品牌搞好,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高秀林最后说。
王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