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需要从不同方面采取对策,以获得较好的解决效果。本文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展开研究,从国家、用人单位、学校三个方面探讨对策,优化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就业;对策
很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初次就业率较低,经过调查,多数学生会在毕业后参加入编考试,错过了幼儿园、培训机构的应聘机会,导致学生没能把握住就业机会。同时,用人单位近年来的招聘要求也逐渐提高,单纯根据学历选拔人才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高职学生竞争压力大。为此,应制定合理的对策,改变目前的状况,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一、国家方面的对策
我国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教育事业,并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重视对专业、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的影响。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佳的情况,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发布就业发展的支持保障政策,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此,政府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学前教育状况,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探讨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并通过更合理地公立幼儿园名额分配、优化幼儿园配置,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给更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二、用人单位方面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常就业于公立和私立幼儿园,但面临歧视和工作压力问题。为改善就业环境,政府需加强管理,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借助公立幼儿园示范影响私立幼儿园制度。对学前教育行业制定明确管理要求,以避免不合理的工作内容分配。用人单位应鼓励交流和培训,公平评估毕业生能力,通过合理的激励计划提升毕业生和幼儿园水平,实现双赢。
三、学校方面的对策
(一)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高职学校需要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结合当前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优化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让学生的能力更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比如,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幼儿园、培训机构合作,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确保他们了解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就业形势等。同时,学校也要在专业课设置、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与用人单位交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提升学生就业意识
1.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部分高职学生缺少对学前教育岗位的认同,主要原因来自于学校缺少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有关学前教育工作的信息,导致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职业都缺少正确认识,不能够认同学前教育工作。而提升职业认同感是培养学生就业意识的关键,因此学校需要重视对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比如,辅导员需要给学生讲解学前教育工作的作用、社会意义,组织学生参加学前教育岗位的实训,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学前教育,也能在实训中提升对职业的认同感。
2.端正学习态度。面对比较残酷的竞争,需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学校应该向学生提供就业形势信息,并引导学生端正专业学习态度,提升他们的知识丰富性,加强职业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要做好组织工作,包括扮演幼儿园教师、参与幼儿教育活动等,通过模拟体验,增长学生的知识,也能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四、结束语
为了保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政府、用人单位、学校都需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提升学生的能力和职业认同感。政府需要引导行业的优化,使用人单位优化管理,同时学校也应提升教育水平,保证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巩丹丹,李淑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22,24(04):93-96.
[2]赵淑芳,张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019—2020届毕业生调查[J].社会福利(理论版),2022(03):58-63.(作者: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