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氟牙膏在网络上走红。一些网红主播在销售时列举了使用含氟牙膏后导致的嘴巴长泡、唇周烂等症状,更有甚者指出经常使用含氟牙膏会导致氟斑牙的发生,甚至可能诱发癌症,令不少消费者谈“氟”色变。
无氟牙膏销售火爆
11月1日,电商“双11”购物节促销 开启,看过网络直播后,李光对主播口中健康、安全的无氟牙膏十分满意,在主播一声声“上车”的高喊后,李光为家人购买了多只无氟牙膏,在当天的直播间内,和李光一样“上头”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这种声称更健康更安全的无氟牙膏俨然成了消费者保护口腔健康的“新宠”。
除了直播卖货,在传统网络购物平台上,与李光有相同选择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多家知名电商平台上记者发现无氟牙膏的销售十分火爆,只要在搜索栏中输入“无氟”关键词就会发现各大牙膏品牌都有无氟产品在售,价格从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记者发现一些店铺的销量高达5万单。一些网络店铺在销售时更是列举了传统含氟牙膏的种种问题,为自己的无氟牙膏打出了“安全”“健康”“与某某直播间同款”的字样吸引消费者。
在线下,无氟牙膏同样占有一席之地。记者在太原市多家日化品超市内发现,无氟牙膏正在销售,这其中以儿童牙膏为主,针对成年人的产品并不多见,价格与电商平台基本持平。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来咨询购买无氟牙膏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无氟真的更安全吗
含氟牙膏真的会导致嘴巴长泡、唇周烂等症状吗?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白皓天表示: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可以减少牙齿的龋坏,同时可以促进牙齿自我修复,让轻微受损的牙釉质重新坚固。有消费者担心使用含氟牙膏会导致口腔问题,甚至中毒,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科学的,抛开剂量谈氟的毒性是没有意义的。有研究表明,在非高氟地区,要导致一个人严重氟中毒,需要每天摄入氟10毫克以上且至少10年。按每克牙膏含1毫克氟来计算,需要每10天用完一管100克的牙膏并且全部吞咽,并持续10年以上,这并不现实。针对无氟牙膏较常针对的孕妇及儿童人群来说,孕期使用含氟牙膏,能够有效清洁牙齿,预防孕期出现新的龋坏牙;3岁以上儿童也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需要消费者注意的是,网络上销售的无氟牙膏通常以天然成分为噱头,但有些天然成分在医学界存在争议,高浓度下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白皓天提醒广大消费者,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蛀牙。含氟牙膏属于自我用氟的预防蛀牙措施,预防龋齿的作用很明确,是一种有效的预防龋齿方式,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预防蛀牙的方式。消费者在选购口腔护理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并结合医生建议进行选择,同时消费者还应特别注意甄别网络信息的真伪。
购物还需擦亮眼
近年来,“直播购物”“网红带货”在“双11”购物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方便快捷,有互动效应,颇受消费者欢迎,但同时也可能存在质次价高、货不对版、虚假宣传、售后维权难等问题。
山西硕明律师事务所的梁益律师表示,商家对无氟牙膏的功能进行夸大、引人误解的宣传,诱导消费者消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虚假商业宣传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另外,如果商家宣传无氟牙膏具有“安全”“健康”等功能的说法是虚假的,目前没有科学依据或证据支持,那么,这种宣传行为可能构成虚假广告。根据《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牙膏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虚假广告是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以其他方式误导消费者的广告行为。如果被证明是虚假宣传,相关责任主体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和支付罚款等。
梁益提醒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首先要看直播数据,通过观察在线人数、粉丝互动、产品成交等数据,如果数据显示较为反常,则该直播间的真实性存疑;第二,注意商品讲解、投放时长是否异常,一般而言,商品讲解时间过长、商品投放活动较多,则该直播间商品真实性存疑;第三,观看直播间商品点赞与评价,审查商品评价与其销售的商品是否相符,评价内容与商品属性明显不符,则该直播间存在虚假直播的可能性很大。
同时消费者在直播购物时,应将直播时的广告宣传、支付凭证等相关购物记录、收货记录保存完整。若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与实物与宣传不符等问题,应及时与商家沟通,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平台介入,或者投诉到市场监管部门,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还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报记者曹翀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