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7款App全网下架”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据报道,截至目前,仍有7款App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现予以全网下架处置。其中包括永升活、越剧迷、新浪米、建筑英才网、外送帮、乐乎公寓、卫和健康。另外,还有9款App存在问题,包括速8酒店、高旅纵横、老司机模拟器等。
综观这些被通报的App,无一例外涉及侵犯用户权益的行为,例如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强制用户使用特定功能、频繁弹出广告等。一言以蔽之,这些App不是为了服务公众,而是存心给公众添堵。
根据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活跃的App数量为261万款。仅在今年5月份,安卓应用商店上的应用累计下载量达到359亿次。时至今日,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大量App,每个App在下载安装时都会提出一定使用权限的要求。但是,有些App毫不顾及功能需要,一上来就要求下载安装者提供个人信息,并将此作为“商业资源”予取予夺。更有甚者,通过“偷梁换柱”“强制捆绑”“静默下载”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下载安装。
问题App层出不穷,一方面在于某些App开发运营者习惯于剑走偏锋,另一方面则在于相关法规政策要求并未覆盖研发、推广和运营全流程。巨大的收益面前,某些App开发运营不免利令智昏,抱着侥幸心态在违法违规的边缘试探。鉴于此,有必要持续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让问题App感受到切肤之痛。另一方面,分发平台作为连接App 开发运营者和用户之间的桥梁,不仅有必要严格App上架审核,而且有必要完善在架App巡查制度,不给问题App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问题App不仅损害个人权益,而且破坏网络安全,理应露头就打。监管部门“把好关”,分发平台“守好门”,“全流程、全链条”综合治理之下,对于App开发运营者也是一种有益的提醒:违规必受严惩,要想走得远,必须行得正。
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