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岢岚县人民政府共同开发的全国首支绒山羊价格指数——新华·岢岚绒山羊价格指数发布会在岢岚县宋家沟村举行。这一指数涵盖山羊绒、柏籽羊胴体、湖羊肉产品3类商品的价格监测,包含两支柏籽羊产品子指数和5支主要湖羊肉分割品子指数,每支子指数依据不同产品形态的销售价格合成,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及时反映岢岚绒山羊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信息及变化趋势,为市场提供定价参考,提高资源配置能力。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岢岚县历经9任县委书记、13任县长,换届不换政策,换人不换思路,一任接着一任干,连续40多年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以绒山羊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产业主抓手和“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不断在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等链条上强链补链,在扩繁推广、提质增效、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用心下力,持之以恒推进养羊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畜牧业人均纯收入、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比例、绒山羊饲养量、人均户均养羊数、绒毛产量5项主要指标连续多年均居全省之冠,获得“骑在羊背上的岢岚”和“三晋绒山羊第一县”的美誉。
至去年底,全县畜牧业总产值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42%,其中,羊饲养量达65万只,存栏40万只,出栏25万只,包括绒山羊54.13、绵羊10.87万只,羊绒产量140吨,羊毛产量306吨,产值2.8亿元,占比60%。农民人均羊产业纯收入2765元,占到当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2%。
作为革命老区,岢岚县地域广阔,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水草丰盛,辖3镇7乡,总人口6.9万,其中农业人口3.17万,面积1984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坡、宜林、宜草面积122万亩,占比41%,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世纪80年代初,岢岚县开始实施“两个蛋蛋(山药大蛋蛋、胡麻小蛋蛋)4条腿腿(养羊)”富民战略,大规模引进辽宁盖县绒山羊对本地土羊进行杂交改良,拉开了绒山羊产业大振兴与品牌精打造大幕。20世纪90年代初,该县响亮提出“种草植树多养羊,赶着羊群奔小康”的口号,初步完成了养羊业的整体布局和量的扩张,全县羊饲养量突破70万只,一跃而为全省首位,“骑在羊背上的岢岚”因而得名。
2005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制定了“培育一流种羊、建设‘中国绒山羊第一县’”的宏大目标,2011年“晋岚绒山羊”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认证,成为继柴达木盆地绒山羊、陕北白绒山羊之后全国第三个人工培育的绒山羊新品种,成为我省养羊业唯一的国家级品牌,次年投资近6500万元新建集生产和科研功能为一体的晋岚绒山羊种羊场和13个晋岚绒山羊扩繁场,至今累计为本县及周边县市提供晋岚绒山羊种母羊1.2万余只、种公羊8000余只,改良绒山羊近9万余只。2013年,“岢岚柏籽羊肉”被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西豹峪乡7500只柏籽羊完成无公害认证。2021—2022年,“岢岚绒山羊”“岢岚柏籽羊肉”双双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2019年,岢岚县利用5800万元财政整合资金,在全县9个乡镇45个村(占行政村比例45.5%)大规模实施了总建筑面积61793平方米的人畜分离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化圈舍110套,其中羊舍63套(带漏粪板10套)、牛舍38套、猪舍9套,各配套2间30平方米管理室、2间50平方米草料房和一座60平方米堆粪场,基本解决了项目覆盖村的畜粪污染问题,同时,安置羊2.37万只、牛2100头、猪3000头,提供就业岗位100个,每年增加产值6500万元。另一方面,圈舍产权移交给所在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每套每年可收租金2000—5000元,每个村集体平均收入1万元左右。两年后,该县又投资660万元实施了人畜分离二期工程,在东街村、三神庙村、寨子村建成3个总面积37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
去年9月,岢岚县开工建设总投资4001万元的万只羊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羊舍25栋15437.5㎡,配建管理用房509㎡、饲料库1500㎡、堆粪场800㎡、隔离舍300㎡、无害化处理室50㎡、青储窖800㎡、蓄水池300m3,道路硬化20716.77㎡,绿化7278.86㎡,已于今年10月完工。项目占地115亩,每亩每年租金800元,年可为秦家庄、焦山、三井3个村37户农民增加收入9.2万元;优先雇佣当地脱贫户50人,每人每年5万元,年总收入250万元;年收购当地秸秆7000吨、玉米1500吨,可消化项目所在的三井镇农作物秸秆2.8万亩,带动500户1400位脱贫人口增收820万元。项目验收后,资产将移交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和可可高原养殖有限公司达成租赁协议,年收取租金60万元,收入归村集体使用。公司当前已青储饲草1500吨,进羊1000余只。
近年来,这个县依托晋岚绒山羊种羊场,积极推进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校企合作,先后实施了绒山羊“两高一推”多胎高繁殖品系培育与繁殖技术指导服务、多胎羊核心群和高产绒群体选育、遮光高产增绒与长绒品系培育、绒毛鉴定、饲料对比、常温人工授精、绒山羊冻精生产、益生菌饲料推广等攻关、试验,又争取农业部投资1000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1690万元,实施了国家育种创新基地晋岚绒山羊育繁推一体化示范项目,同时,在全县设立了6个晋岚绒山羊改良点,通过自然交配和人工常温输精的方法为农村散养户和规模养殖场开展品种改良。2022年12月,晋岚绒山羊种羊场被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第一批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
按照“工业化生产,产业化运作”的发展思路,岢岚县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规模养殖,全县羊产业合作社发展到54个,存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7个,100—200只的养殖场3100余个,并培育出1400人的羊产品经纪人队伍,使岢岚县成为周边地区的最大的畜产品交易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支持芦峰食品、暖神绒毛、佑铭皮革、晋岚生物科技等产业龙头企业分别在原有炖羊肉、羊杂碎产品基础上研发一口香、羊肉臊子罐头,开展技术改造上马新地毯生产线,新建羊皮加工厂和屠宰场项目,并在产品宣传、技术引进、资金周转、手续办理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打造出“暖神”绒毛家纺等山西著名品牌,逐渐形成了集皮、毛、绒、肉于一体的绒山羊系列化加工生产体系,年加工柏籽羊肉3000吨、皮张20万张、绒毛300余吨,通过产业化开发和产业链延伸,提高了绒山羊的市场竞争力。
政策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县政府下成立了正科建制、编制8人的晋岚绒山羊项目服务中心,主要职能是保种、育种、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创新金融服务,出台了支企贷、支养贷政策,向县信用合作联社注入风险金300万元,捆绑扶贫资金给予贷款贫困户5厘贴息,撬动贷款资金3000万元;2022年在全市率先出台农业农村产业扶持政策,按一只羊一年5元、一头牛一年7元的标准,对羊传胸、羊痘、羊“3联四防”、牛结节4种疫病免费打针防疫及布病防治补助70万元。今年又结合被列为忻州市育肥牛羊示范县的契机,由财政对畜牧业划拨奖补资金190万元。每个乡镇筛选1——2户示范户,购置TRM饲料搅拌机、电动撒料车、育肥饲料。养殖户从晋岚绒山羊种羊场调换种公羊,每斤补助种羊场20元。推广能繁母牛人工授精2000头,购买冻精3000份以上或优质肉牛胚胎移植,监测户每头补助人工授精费100元。对羊三联四防、羊传胸、羊痘、牛结节病4种疫苗免费打针防疫,补助购置疫苗费。现已完成种公羊调换168只、人工授精1100头,购买冻精1800份。
在高家会乡上川坪村,笔者见到了准备到县里开会的养羊大户贾义生。在他家的门前空地和院子里,咩咩的羊叫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通过学习应用自繁自养、分群饲养、草料搭配等技术,贾义生养的母羊双胎比例特别高,72只母羊产羔123只,产羔率高达170%,年养羊收入30余万元。
岢岚县有关人士表示,该县计划通过3-5年时间,利用区位优势和较好的市场前景,以选育、推广晋岚绒山羊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种羊品质,增加种羊数量,建成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