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7版:市监论坛

聚焦智慧平台建设 丰富拓展运用场景 持续提升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水平

  近年来,太原市市场监管局紧扣《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总要求,聚力打造智慧监管平台,积极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链,扎实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理念和方式向市场监管各业务领域拓展,进一步丰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运用场景,通过数字赋能强势提升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水平。

创建智慧监管平台,全域掌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数据信息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趋势,创新和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解决监管针对性不强、监管方式单一、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效能不高等问题,太原市市场监管局于2023年3月正式启动“太原市市场智慧监管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利用三年时间,围绕“一个中心”,创建“一个驾驶舱”“四个支撑”“五个管理平台”“十类智库”“N类应用”等功能模块,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打造具有太原特色的智慧监管系统体系。其中,重点针对“领导驾驶舱”以及“N类应用”中的“诚信管理类应用”子模块,对各类企业主体信息、法人信息、风险信息、信用信息、投诉信息、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列入异常经营名录、年报公示信息、双随机执法信息、抽样检测等信息实施全量数据归集,全域掌握风险主体分布情况,实时开展远程指挥调度、日常监督管理、移动执法办案,为市场监管注入大数据新动能,促进全市市场监管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更加公平、更加高效、更加持续的市场监管新局面。

覆盖市场监管领域,横向推进风险结果与“一业一查”的融合运用

  2023年,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凝聚监管合力,着力破解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重复监管、多头监管和随意监管等难题,太原市解锁“优化监管”新模式,建立市场监管领域“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机制,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按照“能联尽联”原则,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对同一行业领域同一检查对象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管事项加以精简整合,统筹开展跨部门、综合性检查。印发《太原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事项清单(第三版)(“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涵盖59个行业类别,87项抽查事项,同时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建立“牵头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厘清监管职责和权力边界,将所有企业类监管对象的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全部推送至“一业一查”35家成员单位,最大程度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今年1至8月份,太原市已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任务共计342次,抽取企业2644户,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运用率87.7%,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科学构建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级体系

  2023年,太原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12315”工程百项重点任务总体思路,以创建国家食品卫生城市为契机,将企业风险分级管理作为转变重点领域监管方式,推动“信用+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来落实,重点在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方面,优化信用档案建设,科学构建信用风险分级体系,系统制定信用风险分级评价标准,健全完善信用监管规范。在通用模型基础上,严格依据“风险等级最高食品类别”“生产许可食品分类范围”“信用承诺”等静态风险因素以及“年度飞行检查通报”“舆情处置”“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动态风险因素,研究制定食品生产企业专业分级模型,对全市263家食品生产企业做出风险等级评定,把监管关口前移,综合运用“双随机”、飞行检查、体系检查等监管方式,合理确定监管重点、抽查比例和频次,通过实施差异化监管,科学配置行政资源,把基层监管力量调配到刀刃上,推动从无差别、粗放式监管向精准化、高效能监管转变,持续健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作者: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张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14期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