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路特别是高铁作为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既是国民经济大动脉,也是国家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备受社会关注。目前,广东铁路网功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高铁网还不够发达,铁路建设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必须奋力推动广东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助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措施
广东铁路建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国家铁路的战略定位,确保广东铁路建设的全局规划、价值取向、推进路径等方面,在宏观上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中观上与广东省自身发展需要相匹配,微观上与铁路行业发展趋势相契合。
一、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广东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广东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强统筹规划,注重系统性与整体性,全方位提升湾区及周边铁路规划建设水平。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最终构建形成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现代化轨道交通圈。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广东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
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广东需要深刻把握“走在前列”蕴含的新使命、新要求、新期待、新标高,着力激活新动力,再造新征程上广东现代化建设关键新优势。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人口流动大省、科技创新高地、高端资源集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出行有高品质要求,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才能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条件下安全快捷、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需要。
(一)提高广东铁路建设安全质量。广东因其人文、地质、社会、政治等特殊性,铁路建设必然面临着诸多风险,必须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为重中之重,深化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质量安全红线管理,压实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责任,严防“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发生,坚决确保铁路建设质量安全万无一失。一是要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引导参建各方充分认识施工质量源头隐患对运营安全的危害,加强过程管控,努力将质量安全源头隐患消灭在开通运营前。二是要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大安全观。不断完善物防、技防手段,加强监督检查和应急处置。三是突出安全责任落实。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建立健全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控体系,压实各层级安全管理责任;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督促参建各方加强施工各环节安全管理。
(二)努力提升广东铁路建设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能力。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广东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全面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平台和重大科研攻关课题,引领参建各方聚焦铁路建设关键领域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一是要开展科研攻关和工程创优。要依托深江铁路等项目,开展以大断面盾构、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地下工程大基坑、大型站房及新建线路引入枢纽站等技术难度大、规划设计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高的“现代工程技术专项”课题研究,着力培养铁路建设科技领军人物、卓越工程师,打造铁路建设专业化管理团队。二是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针对广东铁路建设项目特点难点,充分发挥“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引领作用,开展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施工。三是要广泛运用5G、大数据等最新科技前沿技术,围绕长大隧道、特殊结构桥梁施工难题,不断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智慧工程、放心工程,为建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铁路网提供科技支撑。
(三)坚持在项目各环节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毫无疑问,广东铁路建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铁路建设各环节全过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是要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和控制因素不断增多的情况,在项目前期选线阶段尽量绕避环境敏感点、生态红线、水源保护区和不可移动文物。二是要加强施工环水保控制。在铁路长大干线要重点做好弃渣场、弃土场、梁场、拌和站、铺轨基地选址和复垦复绿等工作。三是做好环水保验收工作。每个铁路项目开通前,必须按规定完成环水保相关信息公开、报备等工作,政府职能部门、建设单位要督促参建单位按要求完成配套环保措施和遗留问题整改,确保铁路项目依法开通。(作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 杨意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