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摄影是各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商业摄影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方案,以满足学习需求为中心,实施项目化的课程开发,由具体的商业摄影项目驱动展开,让学员带着具体的拍摄目标去实践,在商业摄影的拍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点。通过商业摄影实践的拍摄训练,学员能够提升实际拍摄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拍摄出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
一、教学方法和过程
课程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过程以任务引领、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传统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单一教学模式,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这种单一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的学,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通常由单一的讲授法转变为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模仿探究法等。
本课程中教师是辅助,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同时教师不再以“教”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引”为目的,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开展实操训练,为学生构建自由、生动的教学情境。课程设计更侧重于以实际项目为目标,充分利用职业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完成一个个的实际任务,学生可以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实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与市场契合的人才。所以,本课程所有的实训都将借鉴商业模式进行课程安排。
以下笔者以人物形象照为例说明具体的教学过程及方法。
第一,接到项目任务:学院将开展一场以美育美的专业展览,涉及美术、摄影、陶瓷等形式。我们将课堂作为工作室,开展活动。
第二,进行选题:将班级28人分为5组,根据课程特色、学生兴趣,经过讨论,最终选择拍摄一组人物形象照。结合各专业的特色,我们选择了为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学生拍摄形象照。
第三,完成策划:分小组开展,学生共同寻找并对接好模特,并根据模特的特征和形象寻找相应的典型作品,并分析模特的姿势和拍摄角度以及现场灯光设计等。部分小组为更好地了解模特,会与模特一起吃饭、一起上课,甚至会去模特宿舍体验。
第四,开始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模拟和尝试最优方案。在完成对拍摄的策划后,学生不断尝试各种拍摄角度和风格,寻找摄影眼;过程中,学生与模特不断进行沟通,希望能在瞬间捕捉最真实、最有代表性的画面,最终得到满意的毛片。
第五,进行后期制作:拍摄完成后,学生利用电脑完成照片的后期制作。在此期间,学生也会与模特进行充分沟通,讨论后期的色调和风格是否符合模特的要求,并不断进行调整,最终形成一幅美丽动人的人物形象照。
二、考核评价
平时考查分数(20分)+自评分数(10分)+项目实训分数(70分)=学期总评分数(100分)。
平时考查分数占期末总体考核分数的20%,主要包括平时考勤、课堂互动、课后学习自主性等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表现特别优秀或基础弱但进步快的学生进行酌情加分,以示鼓励。
自评分数占期末总体考核分数的10%,主要是学生对自己这一学期表现的满意度。自评主要是对自己的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实训执行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作品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项目实训分数占期末总体考核分数的70%,主要考核项目实际设计能力和素质,如主题是否符合要求、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视觉效果等。教师将商业摄影课程中有关实训项目和摄影基础技术部分的考核以作品展览展示的形式呈现,搭建一个平台,由行业专家或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用集体的眼光对每名同学的基础技术与创意技能逐一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定。
三、教学成效
(一)形成商业模式化课堂,培养与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商业摄影不仅是摄影技术,更是创作力和艺术品的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创作技能的融合,我们让课堂不仅仅是“课堂”,把课堂变成了由学校提供创作条件、教师提供教学示范、学生组织创作活动,最终形成交流创作体会的“工作室商业模式”。本实训借鉴市场优秀证件照模式,按照标准的市场流程完成,达到市场店铺质量要求。具体流程如下:确定个人需求—完成服装选择—完成妆容造型—进行拍摄—后期修图—看片并打印。
同时,我们优化项目式课程,将课程划分为人像、舞台艺术、摄影艺术三个项目。三个项目为层层递进又相互交叉的关系,在实训中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并创作商业摄影艺术,将技术与艺术融会贯通。
最后,课程还形成了教学标准,可为其他院校提供教学课程模式。
(二)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商业化意识
商业摄影不是单一的学科,需要以其他学科为支撑,其内容涉及平面设计、广告学、营销学等。整个教学环境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成联动,整个项目涉及的教师比较广泛,涉及的课程也比较全面,如PS数字图片处理与应用、文案创意与写作等课程,能够提高作品水平,实现商业摄影艺术元素。
(三)丰富资源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资源,使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堂中,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偏好,针对不同主题、风格进行分流,同时通过线上资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包。这些资源包括摄影大师集、作品赏析、作品解析等。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拍摄经验分享也可以在线上课程形成资料,供新学生、线上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另一方面,利用当下的新媒体资源(如3D打印机)进行摄影革新,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摄影。
(四)增强学生的合作、服务意识
商业摄影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可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和地方社会。在第二阶段训练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做好社会服务,让学生参与到社区、学校等地完成“最美证件照”的实训,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及服务意识。
基金项目: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校级“三教”改革、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作者: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 武严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