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监测数据显示,各地正逐渐进入流感流行季。我省“中招”肺炎支原体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似乎越来越多。深夜,省城各大儿科门诊内,愁容不展的父母们排队叫号、问诊、开药、雾化,转眼已是凌晨。
市民王先生为孩子挂号后,安顿妻儿在一旁休息,自己大步走进“长龙”,在焦急等待的家长们队伍内,宝爸宝妈们汇总了各家孩子的症状,先是交流了网络上流传的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用药“三件套”(即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随后又聊起了雾化器在治疗时的妙用。难道有了雾化器,就可以免除孩子病痛之苦,解父母之忧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雾化器线上热销
产品种类繁多
与王先生有相同想法的家长并不在少数,百度指数显示,近30天,雾化器资讯指数日均值为135531,同比增长2333%,环比增长409%。
在网络购物平台上,雾化器可谓炙手可热,一些热门店铺的销量均突破一万单。压缩式、轻音款、超声波、医用级、微米级……商家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打出的产品介绍五花八门,就价格而言,几十元至数千元的产品应有尽有。一些商家更是在醒目位置打出了医院同款的字样吸引消费者。
记者以首次购买为由咨询商家,多家店铺的客服告诉记者,他们的机器与医院是一样的,更有一家知名品牌的客服向记者出示了一张该品牌与全国900家医疗机构合作清单。但记者在省城多家医院走访后发现,医院内使用的雾化器被包裹在一体柜后,正面只能观察到正在播放动画片的屏幕和金属接口,内部使用的究竟是什么品牌的雾化器根本无从得知。
清洁要求高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市民口中的雾化器是一个很宽泛的门类,在医学上一般使用的是压缩式雾化器,压缩式雾化器看似操作简单,但其实对参数的控制和机器清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太原市妇幼儿内科主任医师薛萍表示,雾化的原理是把液体药物打散成气溶胶形式,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达到治疗目的,该方式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治疗时的重要手段。从另一个角度看,雾化基本无不适感,儿童、老人的接受度更高。
市面上的雾化器品牌较多,市民在选购时不要轻信商家所谓的“医院同款”,应该了解产品的参数配置后再做决定,尽量选择喷雾粒子直径小于5微米的缩式雾化器。薛萍建议市民在购买压缩式雾化器后,可准备一张白纸,将雾化器的喷头对着纸张,如果看不到雾气或者水滴,证明机器的雾化效果尚可。
薛萍表示,首次雾化治疗时市民还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的药物基本都是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处方后购买。市民不要觉得雾化方便就擅自给孩子使用。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之前治疗时剩下的药物在家直接使用。有一些患者的气道比较敏感,雾化某些化痰药反而会刺激导致气道发生痉挛,造成呼吸困难。
压缩式雾化器使用完成后,对于雾化器具合理的清洁也十分重要。不合理的清洁会导致治疗过程中吸入病菌和细菌引发新的感染。雾化后一定要漱口,减少激素沉积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本报记者曹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