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武乡农业示范区坚持“敢”字当头、“干”字为先,正围绕聚力打造“6+N”产业链,加快实施“产业强链”行动。示范区把组织建在“链”上、队伍聚在“链”上、服务抓在“链”上,构建起“一链条一特色”工作格局,为武乡农业示范区锻造高质量产业集群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组织强链”一体带动
产业链党建一头连着党组织,一头连着产业链,是党建工作的新发展、新延伸。示范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打造“链上”抱团发展的动力引擎。去年以来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提出了“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以地域相连、产业相近、资源共享为纽带,通过支部带实体、企业带产业、党员带群众的方式,走出了支部“引”、企业“帮”、党员“带”的产业联合发展模式。今年,制定工作方案,在示范区整体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聚焦“小米、蔬菜(食用菌)、肉制品、酿品、果品、豆制品”六条重点产业链及链主企业,因链制宜、因势利导,探索不同的党组织建设模式,并以组织链牵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联动、优势互补,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依托太行沃土羊肥小米产业园建立村企联建党支部,打造了“支部引领+合作社共建+企业助力+科技赋能”链上党建新模式;依托年产3000吨白酒项目、太行涌泉酒厂项目2个非公党支部,形成了“高粱种植+酿酒+酒糟+养殖业+畜禽粪污处理”产业链条;围绕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建成产业联合党组织,形成了“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禽屠宰+熟食制品+产品销售+仓储物流+病死畜禽处理+粪污资源化”全过程“肉”产业链。
“队伍聚链”同向发力
非公党委委员包片区,提升党建“引领力”。示范区积极顺应党建工作新常态,建立分片联系包保制度,示范区非公党委委员按区内企业项目情况划分片区进行包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实现“有效覆盖”。
党建指导员进点联点,用好党建“轴心力”。采取“一人一企”或“一人多企”的模式,从机关、重点企业党员干部中严格筛选党建工作指导员,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政策宣传员、企业服务员、群众联络员作用,每月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认真听取党员职工需求,指导开展组织活动,建立企业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党支部发展动力,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非公党务干事全覆盖,激发党建“协同力”。在驻区企业各非公党支部设立党务干事,做到全覆盖。结合驻区企业实际,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承诺践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引导党员参与企业治理和服务,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党性锤炼,不断增强政治修养,凝聚支部力量。
“服务延链”激发活力
示范区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身份亮在岗位上”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新模式,将非公企业党建作为示范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窗口,精选党员干部和项目骨干组成项目攻坚突击队,围绕“企业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工作做什么”,下发“三张清单”:引导各地建立企业需求清单,搞清楚“企业要什么”;建立部门资源清单,搞清楚“我们有什么”;建立行动项目清单,搞清楚“工作做什么”。在充分摸排发展需求、困难问题的基础上,依托“一链一册、一企一表”方式,建立链上企业“服务直通车”需求信息库,积极动员有关职能部门力量,推动需求有效对接、资源有效统筹、问题有效解决、项目有效落地。
眼下,产业链党建仍在压茬破题。示范区坚持总结经验与破解难题相结合,聚焦6条重点产业链,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紧锣密鼓抓好整体推进,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锻造新长板。
王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