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为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三成,对经济发展起着“压舱石”的作用。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计划,有利于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充分释放制造业创造就业的潜力,对稳住国民经济基本盘、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制造业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探索阶段,必然面临多重挑战。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突破转型过程中的短板与瓶颈,就必须锚定“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多方位持续发力。
一、发挥政策扶持作用,优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环境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结合制造业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扶持作用。一是推动实化细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在贯彻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契合地方实际的转型措施及实施细则,精准完善有效衔接政策体系,扎实推进本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二是加强信贷资金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倾斜力度。鼓励地方性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数字化改造项目的信贷投入,放宽相关企业贷款准入门槛,发挥专项债融资与股权融资作用等,促进金融机构与制造企业深度合作。三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通过扩大高新企业认定范围给予所得税优惠,减免数字化设备进口关税,减轻税负压力等措施,保障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减税降费落地生效,提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心。四是加大政企数据双向共享力度。进一步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速度,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在不转移数据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情况下,着力发展“数据可查不可见”技术,打破“数据孤岛”现象,使制造企业更加便捷地使用数据,打造数字化转型供给侧生态。
二、坚持育才引才并举,保证数字化转型人才供给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制造业尚缺乏具有数字化素养的高端人才,做好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一是组织高校做好数字化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具体规划。加强数字化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工程实训基地、工程实验室等设施,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人才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和实操能力。二是继续推行数字化人才引进政策。加大数字化人才补贴力度,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吸纳一批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人才投身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事业中,加快引导人才向制造业数字化产业聚集。三是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人才结构。鼓励相关企业提高数字型人才比重,培养员工树立数字化思维和创新意识,将数字化工具的使用融入到工作当中,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的数字化转型。四是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制造企业在岗职工数字化技能的再教育力度,切实保障企业在岗职工实现新旧技能转换,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能力,推动制造企业数字人才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转型示范标杆,带动数字化转型复制推广
目前,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较薄弱,数字化转型经验不足,急需提供成熟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行业应用复制推广。一是积极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充分发挥明星企业的示范作用,总结先进经验,以大带小、由点到面引领同行业乃至整个产业链推进数字化转型。二是搭建数字化转型交流平台。通过举办企业家交流会、主题培训沙龙、专题讲座、业务研讨会等方式,营造企业间的互学互促氛围,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三是构建数字化转型对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对标数据库,形成对标数据信息的动态积累,加强标杆企业的行为信息跟踪,形成数字化转型实践案例库;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对标先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加速补齐短板,努力实现制造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四是落实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提高企业家对数字化转型迫切性的认识,督促企业做好数字化转型规划,形成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数字化改造的具体措施。
四、提升数据治理能力,筑牢数字化转型安全屏障
数据是制造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防范数据安全风险、构建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完善数据安全治理机制对提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心至关重要。一是加强制造业数据安全技术能力建设,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控机制和数据安全生态,保障企业数据安全。二是持续推动制造业安全应急技术产品研发,广泛开展企业安全能力评估,更新升级数据安全应急处置工具箱,推动广大制造企业主动作为,搭建自身数据安全框架体系。三是构建数据安全应急体系,优化政府数据安全应急服务水平,支持并完善大数据中心、网络安全中心等预防监测系统,提升平台信息服务能力。四是开展企业数据安全能力评估,深化政企协同联动,持续组织开展数据安全应急演练,增强企业主动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数据安全防护墙。
基金项目:“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专项资助(No.22557630D)”。(作者:河北经贸大学 张雪峰 赵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