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综合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实践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更是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思辨能力作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及实践对策,深入剖析了这些对策的有效性,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实践研究
  思辨能力不仅影响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更关乎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探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可以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参考,进而培养出更具全球视野的英语人才。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

  (一)推进英语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目标实现
  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必要途径。首先,思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单向传递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推进英语教学改革进程。其次,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思辨活动,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英语教学目标[1].
  (二)培养学生批判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其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思辨能力要求学生在语言运用中进行深度思考,不仅要理解语法和词汇,更要深度思考语境中的思维逻辑和文化内涵。这种深度思考能够促使学生理性分析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且英语思辨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辩论和讨论,这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倾听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对不同的观点保持开放的态度,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注重挖掘英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挖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态度,进而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文化现象时进行理性思考,冷静地处理文化冲突,提高自身的文化包容度,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践对策

  (一)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语言资料,但部分教材的内容较为单一,缺乏情境教学和实用性,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入多元文本和课外语言资源,比如英文原著、英文新闻报道、英语电影等,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观点和语用情境,拓展学生的语境认知,激发他们对多元文化的思考[2]。同时,教师可以引入英文原著进行深度分析,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和讨论经典英文作品,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文化内涵以及作者的观点,指导他们对这些经典所体现的思想、价值观等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此外,学校可以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融入教学目标中,并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的要求设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以便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开展思辨能力训练。例如,在教学中增加文化交流、时政辩论等课堂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营造积极开放的学习氛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第一,教师可以通过设立课堂讨论环节,要求学生用英语发言,为学生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质疑。但要注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认真回应。第二,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具有争议性或有深度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深度思考和总结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使其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坚定文化自信。
  (三)丰富英语教学方法,锻炼学生思辨思维
  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分析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辩论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英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教师还可以开展英语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模拟情境中感受英语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入在线讨论和社交媒体平台,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分享观点并搜集英语学习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文化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元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可以促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思考、善于质疑的独立思考者。鉴于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将更多的教学方法引入英语教学实践中。只有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才能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静.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英语广场,2022(33):87-90.
  [2]于燕萍.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海外英语,2022(2):149-150.
  [3]林虹.对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9):151-153.(作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语学院 李真慧)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14期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0-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