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5日,中国法官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会员代表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探讨新时代法院文艺工作的职责使命。
中国法官文联主席张述元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法官文联常务副主席李广宇主持。会议选举表决了法官文联人事任免事项。7个地方法院代表交流了法院文化文艺工作经验。还专题安排了分组讨论、建言献策。
中国法官文联理事、各专业委员会委员、法官文联工作联络人等共120余人参加会议。
根据中国法官文联通知,法官文联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太原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院长丁国华,法官文联工作联络人、文学专业委员会和文化理论专业委员会会员、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级调研员郑建军和法官文联文学专业委员会会员、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二级主任科员姚江平参加了会议。
在文代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
尊敬的文联主席,诸位副主席、理事、委员、联络员和各位文朋诗友:
在听取安徽、重庆、福建、四川、甘肃、吉林、上海七家地方法院开展文化工作的经验介绍后,很受感触,我们一定要把主旨精神和经验带回去,力争山西法院系统的文化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前,在法院文化一盘棋服从服务于文化复兴伟业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前提大背景下,搞好法院系统的文化建设就是为实现文化自信添砖加瓦、保驾护航;我也注意到,兄弟七家法院文化建设围绕审判中心,文化融合地域特色明显——徽法六尺巷、渝法红岩味,八闽的文脉、巴蜀的浅草,甘肃民族共同体、珲春抖音法苑,上海的品牌打造,都已打造为名片,发挥着激励与感召作用。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形成太行精神,西有莽莽吕梁形成吕梁精神,中间一条大动脉——汾河贯通南北,晋南的古中国尧舜禹古河东大槐树的寻根问祖文化,晋中的大院古城票号日昇昌汇通天下的三晋商路文化,晋北的胡服骑射古长城魏都南出雁门关的民族融合文化,以及唐叔虞、晋文公、荀子、卫青、霍去病、武圣关公、女皇武则天、薛仁贵、尉迟恭、狄仁杰、郭子仪、王勃、白居易、王维、王翰、王之涣、司马光、元好问、罗贯中、傅山、于成龙等众多历史名人,共同托起了三晋大地五千年的文明传奇、文脉史诗与文化传承。
山西法院系统深入学习领悟、厚植文化根基、强化组织领导、实化落实举措,切实把法院文化建设融入并给力审判中心工作,取得了一体共进、齐头并进、全面推进的实效,在原有基础上打开了新局面。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抛弃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永远屹立不倒、生生不息。法院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法院审判中心做文化工作,就是保障、助推、繁荣、弘扬;要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做文化工作,让审判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要紧紧围绕法治主题、法院主场、法官主体做文化工作,让文化服从服务、助力助推中心工作。
法院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字传导。一是通过文字传导喜闻乐见的法院文化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法院认识法院、走近法官理解法官。二是通过文字传导典型经典的法院文化事迹,让审判工作者赶有目标、学有方向,发挥出榜样的力量。三是通过文字传导艺术塑造的法院文化形象,让诸如《穿越战争的硝烟》《吕梁山上女包公》《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众多作品成为一种品牌,从审判中心工作的人与事中,锻造精神、提升文化品位。四是通过文字传导滚动更新的法院文化品牌,让更多诸如皋陶造法、獬豸辨恶、韩非子创法家、马锡伍审判法等法治故事深入人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以在传承中弘扬光大。
法院文化建设应有适宜的举措。一是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文化创作应走上舞台、搬上荧幕、深入民间、深入人心。二是借媒适时化文化传播。已在《山西市场导报》成功开辟“法院文化周刊”专刊。三是打造特色化文化阵地。按照“六要”要求,已完成了筹备。四是拓宽时代化文化渠道。文化工作应与时俱进,打造无坚不摧的穿透力,在动态更新、滚动发展中成为时代最强音。
法院文化建设应有的公明情怀。公生明,廉生威,此“五公”者,断案审判世之楷模,理当颂扬承接赓续之——争当真正为民请命的清官廉吏公仆。一是应有狄公情怀。二是应有包公情怀。三是应有海公情怀。四是应有施公情怀。五是应有于公情怀。打造更多如约法三章、执法如山、奉公守法、秉公执法、克己奉公、公私分明、不私故旧、徙木立信、太守断牛、缇萦救父式的审判文化情怀。
安徽高院院长在热情好客的致辞中提到了刚正不阿的合肥人包拯包龙图包公和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大学士张英,应当把刚正礼让纳入审判情怀。高扬法院文化旗帜,离不开审判情怀,关键在审判情怀,终归于审判情怀。
文化是不断演进的。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汉朝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进入漫长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直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才提出了文化工作应当“团结教育同志,打击消灭敌人”。当前法院文化建设,应当在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团结干警、教育干警、引导干警、熏陶干警、内化干警、重塑干警,坚决摒弃虚无化,彻底消灭不自信,才能实现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才能稳步向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化文化强国迈进。
末了,我作《文代生辉》一首小诗共勉:文会生辉齐聚徽,八方文朋四面归。龙睛点划明航向,化转文风艺术催。
郑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