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让子弹飞》中有一句台词: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这句话说的是子弹打出去了,不要急着马上就看到结果,要从容一点、自信一点。
我用这句话来鼓励有共同爱好的通讯员,鞭策热爱投稿的朋友非常恰当。
记得当年开通讯员会议,那是一次难忘的业务学习和启蒙。有位资深通讯员传授他的写稿经验——当每次写完稿件的时候,就能估计这篇稿件能否上报,而且大概能发表在什么位置。当时觉得非常的神奇,非常的羡慕,人家竟然有那么大的把握。为了提高发稿的命中率,需要苦练写稿基本功,练出一个指哪打哪的神枪手,争取让颗颗飞出的子弹命中。
新闻是火花一点,不是火光一片。我们捕捉新闻,要寻找别人心中有、笔下无的素材。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大原对他的接班人传授经营秘诀时说:“当一个说某事可干,你可以考虑;当两个人说可干,你就快干;当五个人说可干时,你不要干了。”抓新闻也是一样,当有五个人都写了,你就不能再写了。要赶快去寻找新角度,这样才能调动读者新的兴奋点,避免阅读疲劳。我们要寻找最新的星火,去做燎原的工作。往熊熊的火堆上再扔一个火把,这不是新闻。无论从采访还是写作的角度,你要想当记者、当通讯员,首先应打好知识基础,并且要不断地去加固这个基础。手中一管墨,胸中墨一桶。
平日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新闻浩如烟海,所谓新闻的亮点就是这条新闻的吸引人的所在。它是美人惊鸿回眸的一瞥,是早春灰褐色的玉兰枝条上最先的一片嫩叶,是一幅暗重的油画上点着的一两笔明快的暖色。找到了这一点,新闻就与众不同了,就会木秀于林。先远距离扫描,再近距离观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命中率。
新闻有两个最亲近的邻居,一个是文学,一个是政治。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当记者而不选政治大事,却去抓社会新闻、趣闻、去追星,绝不会有大出息,从来没听说“狗仔队”里能出名记者,稿件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的政治生命力。
写稿,首先要发现新闻的亮点。先找新闻眼,然后做到标题上。诗人诗眼、文有文眼,消息也有它的眼,这就是新闻眼。新闻眼就是新闻要素和这个新闻要素所组成的主题思想,再细一点划分,诸新闻要素组成的眼眶、眼眉、眼珠,主题思想是眼神。
巧妇难为无米炊,妙手难写无形文。高明的记者总是在塑造形象上下功夫,对素材就是要能抓住形、能抓准形,更能采集到那些可以最大限度表现理想的个性的材料。
好稿是历史的坐标。新闻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而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刊于报端的信息,明天就是史料。时间是一把大筛子,它要筛掉许多细碎之物、浮屑之尘,只有沉甸甸的东西才能载入史册。
1993年,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当年,还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天天去车间采访,寻找新闻素材,自己作为企业小报记者、多家新闻媒体的通讯员,特别注意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写我善于挖掘和发现的新鲜事物,当时并没有电脑,我靠一支拙笔,并勤于动笔,写出大量的新闻稿件。
一篇稿件的成功七成靠事实。《新洋泾浜》《洋文悄悄进国门》《“四不像的广告”冲击波》《梦系残凤几回回》,一篇篇飞出的“子弹”命中国家级媒体,先后被《读者》《演讲与口才》《女友》《北京青年报》采用。
从通讯员写成专业记者,写成具有副高职称的主任记者,如今虽然已是退休,但仍然坚守那份执着,仍然痴心不改。看到好素材就蠢蠢欲动,看到报纸就非常的亲切。担任特邀调解员工作,总是想把身边的正能量报道出去,《与当事人共度的第一个春晚》《让农民工不再“忧薪”》《一起“黄昏恋”纠纷》《血浓于水》等稿件陆续在《学习强国》《山西市场导报》《山西法治报》《太原晚报》等媒体发表。
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当战士要有每战必胜的信念,当记者要有“每采必得”的思想。采访是一件很苦的事,一个记者如果没有这种顽强的意志和贪婪的信念,便会平庸终生,一无所获。当通讯员也要把这种精神带到平时的工作中。
在省工商局宣传中心工作期间,针对友人打火机上的太原话“咋了,挨格栏了!”,写出了《要注意广告宣传的严肃性》;针对街头广告,写出《广告牌乱用“拆”字工商拆除没商量》;《“三面红旗”广告难避违法之嫌太原“借用”式宣传引发关注》;针对街头一块广告牌上“与品牌大师对话”7个大字,写出了《无装无饰好风景》等稿件,分别在《中国工商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刊登。
特别是2017年4月来到隰县李城村扶贫工作期间,我带着新闻记者的眼光,积极探索和挖掘李城村秧歌、门帘、剪纸等各种文化,成功举办李城村二届“秧歌文化节”、纪念“世界读书日”活动。《“小秧歌”扭出好日子村民有了精气神》2019年5月22日在《山西晚报》发表,新华社、《中华网》《乡村干部报》(原《大学生村官报》)《山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广为关注李城村,先后发表稿件近30篇。
我在发现李城村许多亮点,就像在海滩上发现了夺人眼目的贝壳,我发现许多贫困户勤劳、善良,立志脱贫,村里组织评选并表彰李城村9户励志脱贫模范,我做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编辑以脱贫事迹为内容的《脱贫路上一家人》《都挺好》《笑意写在脸上》等美篇,通过写稿,弘扬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鼓励贫困户靠辛勤劳动脱贫,制作美篇累计达362篇。
我喜欢写作的过程,就像士兵喜欢子弹上膛的过程。电影《让子弹飞》中有一句台词:“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要有驴!”一篇好的稿件,一定是有血的肉。
我把写稿的方法和经验带给中国工商报、中国机电日报的通讯员、带给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200多名笔杆子、带给河曲县200多名大学生村官朋友、隰县的扶贫战友。
梁衡先生说:一个好记者是不用带身份证的,好作品就是记者的身份证,而且最准确地说明他的身份。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作者系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 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