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章大军)为了进一步统一两级法院裁判思路,明晰权责,引导业主理性维权,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物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太原中院对太原市近三年来的涉物业纠纷案件进行梳理总结,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并发布十大物业纠纷典型案例,以法治引领社会风尚,“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提升涉物业纠纷领域的诉源治理水平,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30日,太原市两级法院共审理各类物业服务合同类纠纷案件5661件,审结5246件。物业公司起诉业主催缴物业费的案件平均占87%以上,为主要案件类型,其余案件主要涉及小区内的财产侵权纠纷、小区停车位、维修纠纷以及业主委员会撤销权纠纷等类型。物业纠纷案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物业费缴纳、物业服务质量等。二审案件增幅明显,仅2023年1—9月份二审受理物业服务合同类纠纷案件185件,已达2020年至2022年此类案件二审三年总受案数的75%,案件纠纷争议虽小,但矛盾处理难度大。
究其原因,随着住房商品化和住房管理市场化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物业管理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也暴露出少数物业服务公司缺乏依法规范服务的意识,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难化解。
经分析,涉物业纠纷类案件成因为:物业公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业主维权方式不当、业委会发挥作用不强、监管指导力度存在短板。
法院提出相应建议提示,构建小区党建统领层级管理机制、提升物业服务意识和服务品质、提升业主法律认知和维权意识、建立健全监管考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