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国家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列其中,标志着阳泉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阳泉高新区将围绕能源领域、数智赋能、产业共生、体系建设、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社会循环7个方面内容统筹开展工作,分阶段落实17项重点建设任务。目前,阳泉高新区已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库,首批纳入的重点项目总计投资约188.5亿元,投运后每年可减少能耗约47.21万吨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15.21万吨、二氧化硫约159吨、氮氧化物约555.6吨、烟粉尘约218吨。
重载交通领域新能源替代是本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工作的特色活动之一,是阳泉高新区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减污降碳的重要一环。由高新区国资平台智致联公司牵头,携手国电投和区内物流企业共同成立阳泉市绿电交通有限公司,项目一期总投资8亿元,购置轻量化定制新能源电动重卡200辆,同时关键线路布局数十座充换电站。1月16日,首批100辆绿电重载车已批量交付。后续园区将继续推动新能源在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中的应用,扩大“绿色重卡运输示范区”试点,打造“绿电重载交通示范区”,加快建立交通运输领域的污染防治与碳减排协同创新模式。
阳泉高新区将以此次被列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为契机,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能源低碳转型、多元化资源综合利用、数字赋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升基础设施绿色水平等多种措施,努力打造成为全国范围内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示范园区。 (武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