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这一天,很自然想起了母亲。儿时,靠父亲一人的微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赡老育儿的任务全系于母亲一身。子女虽多,母亲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还有一手裁衣缝补的手艺补贴家用,全家尚可温饱。她一辈子辛勤操劳、善良柔和、隐忍宽容,虽不善言辞,却把这份家风传承根植于我们姐弟之间。
母亲离开的时候八十有一,在农村也算高龄。“没娘的孩子像根草”,早过花甲之年的我,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却也时常想起和娘在一起的往事。和娘分别六年多,想娘的时候唯有一件小事至今难以释怀。
2013年,母亲病了,也就吃喝能将就自理,日常生活照料的责任落在了老父亲和保姆身上。我们姐弟五个都各自成家,疲于奔命,虽也惦记母亲,也只是抽空或假日回去看望帮衬,难以日日固守身边。幸运的是,我为老大,离娘家也近,但凡有空,就跑去和母亲家长里短一番。娘躺在床上和我忆苦思甜,我就在身边有一句没一句附和应会,倒也其乐融融。
一日,我正为娘洗漱,娘突然说:“你记得记不得你们姊妹(屯留姐弟也俗称姊妹)几个的生日?”我说:“记得。”随后挨个把四个弟弟和我的生日说了一遍。娘说:“你把你们的生日都给我写下来吧。”没有多加思索,我找来纸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好了递给娘,她格外认真地看了半天,然后又仔细地把纸折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自个儿的枕头下,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露出了一种不易察觉的满足和微笑。我比较粗心,过后也没有去仔细体会娘当时的心情,弟弟们来去匆匆也没有和他们聊这些细枝末节。
陪着娘的日子看似平淡却温馨,她和我说的最多的还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儿孙故里,却再没提过什么要求。弟弟们、孙辈的孩子们会在周末或闲暇时回去,围着她热闹一阵,然后各自奔忙。而那张随手找来的,写着我们姐弟生日的纸片一直压在娘的枕头下,陪着娘,直到她生命的终点。
多年后,我也步入垂暮之年,方才醒悟母亲对儿女这份浓得化不开的爱和思念。每每想起,总感觉揪心和愧疚。生病时她多想让孩子们陪在身边,但又心疼子女太忙不想让我们为她去多分心。想我们的时候就把枕头下面那张纸拿出来看看,那五个孩子的生日正是她最痛苦也最美好骄傲的日子啊。回忆着十月怀胎、牙牙学语,想着我们蹒跚学步、调皮捣蛋,惦念着各自成家立业、儿孙音容,或许也就算是子女都陪在身边了。多么简单纯朴,多么无私厚重而又深沉的母爱,娘从来不说,只能以这种方式装在自己心里。
身为母亲想母亲,母亲节里倍想娘,每每想起和母亲的点点滴滴,就会情不自禁泪目。借此节日释放一下心中这份沉重的思念,遥祭母亲在天之灵。
王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