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一线传真

为了“百姓银行”这块金字招牌更鲜亮

——昔阳县农商行大寨支行聚合力促发展纪实

  为落实全省农商银行2024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昔阳县农商银行大寨支行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躬身实干,爬坡过坎,擦亮“百姓银行”金字招牌,聚全员合力,为全镇群众服务,赢得广大百姓信赖,有效促进了各项业务迅猛发展。仅1月份,累计营销各项存款3.3亿元,创历史同期之最,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敬业担当聚合力

  士气足,百事兴。大寨支行在改革发展中打赢了一场一场硬仗,靠的就是敬业担当的士气,靠全员,聚合力,活全盘。行长王保华从皋落支行副行长临危受命于三都支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依靠全员营销,经四年不懈努力,各项存款突破10亿元大关,一举甩掉落后帽子,跨入全县先进行列。既彰显了软实力,更凸显出硬形象。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面对银行业激烈的竞争局面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他们力求把全员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向上的精神激发出来,领导与员工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近年来,他们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锚定奋斗目标,一棒接着一棒跑,始终保持努力奋斗的不懈韧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对接并加大对政府重点企业支持力度,依托大寨镇450多名网络员对12个小区及1100多个商户、32个行政村进行网络化细分,上门跟踪,便民服务,超额完成了各项存贷款时点和日均任务。今年1月份各项存款较去年底净增超3亿元;各项贷款净增6500万元,分别完成上级行下达“首季开门红”任务的600%和145%。

夯基固本强底气

  好形象需要强底气,强底气需要硬实力。大寨支行时刻牢记“农民是衣食父母,农业是创业舞台,农村是精神家园”,本着对农村熟知、对农业熟知和对农民熟知的实际,与“三农”建立起了情感纽带和金融关系。
  一是明确目标,措施到位。充分发挥行长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早细化分解了24项考核指标,做到了任务到人,目标明确,深入村、户、企业,上门服务,有序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同时,他们提前开展“进门有礼”、“刷卡有礼”的营销宣传措施,通过“线上”和“线下”协同方式,提前邀约了500多名存款客户。二是创新营销,增户拓面。主动对接并加大重点企业支持力度,单户授信达5000万元;同时开展常态化全员营销,依托大寨镇450名网络员对本镇12个小区、1100个商户、32个行政村进行了业务网络化细分,对人员、产业、资金进行真实摸底,建立台账,认真管理。三是差别激励,激发活力。在激励导向上,将绩效向实绩转变,向贡献大的员工倾斜,按旬根据员工营销净增额给予奖励;在激励方式上,加大了正向激励和反向处罚力度,对单日存贷款营销排名第一的个人给予奖励,对当日存贷款营销零进度的个人给予处罚,真正起到了考核的作用,调动起了全员营销积极性。四是建章立制,确保质量。结合支行职能、主要工作任务和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质量标准和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对全年主要工作任务、奋斗目标进行量化、细化、分解到岗,责任到人,做到工作标准化,管理程序化,行为规范化,成为全县规范管理行,得到县农商银行肯定。五是规范管理,强化素质。通过员工行为传导给客户,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深化“三强一转”,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合规经营、优化激励机制等措施,不断提高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竞争力。通过依托产品稳客户、优化服务赢市场等手段,有温度地践行金融责任,以实际行动满足了“三农”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百姓银行”的品牌是农商银行市场竞争力的一张“名片”,支行充分发挥这张“名片”对新产品的聚合作用、对群众满意度的扩散作用和对客户的磁吸作用,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满足客户需求,在巩固品牌忠诚度的同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农商银行形象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杜盘堂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5期

  • 第2024-01-23期

  • 第2024-01-18期

  • 第2024-01-16期

  • 第2024-01-11期

  • 第2024-01-09期

  • 第2024-01-04期

  • 第2023-12-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