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迎泽

雪落故园人未归

  甲辰龙年,尚未到元宵,而节气却已过了雨水。经过了几日和煦高温的热闹春节,冷空气突然南下,由北至南来了一场大降温。我的家乡太原,也下了一场十年未见的暴雪,积雪达到13厘米。大雪纷飞,雪落晋阳,周柏隋塔唐碑宋祠又一次在雪中静静伫立,仿佛千年前一样。大雪拂过晋祠圣母殿前盘龙柱上的龙爪,它们依然充满生机,像随时要腾空而起。在这个龙年,这几条小时候常见的宋代木龙也引来了更多关注。
  这一场雪,落在距我三千里外的故乡,落在我春节没有回家的故乡,而它也分明落在我的心上,我牵挂着那落雪后扫雪的人,以及我度过童年少年的地方。
  小时候每年都会下大雪。下雪时,都已穿上了妈妈亲手缝制的棉衣棉裤甚至手工棉鞋,笨拙而保暖,这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吧。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还是可以切身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古人的情感、古人的生活方式,还是有一些继续在我们生活中延续。
  下雪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扫雪。父亲一早爬到房顶,母亲或姐姐站在铁梯子上,把只在扫雪时会拿出的木锨、木耙递给父亲。而我们有时也想上房顶去玩,父亲总怕孩子掉下去,不让我们上去。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不能用铁锨,得到的答案是防止铁锨过于锋利把房顶铲坏了,原来劳动人民总结了很多生活的智慧。顶上的雪扫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再扫院子里的雪,堆成几个雪堆,父亲再一担担挑到大街上,倒在向阳的地方。雪就渐渐化成了水,天冷又结成了冰,也许几天,也许几十天,也许陪着小城里的人过完整个冬天。到春天来临,它们才真正地完全流出小城。
  北方的冬天,农村有猫冬的习惯,因为土地已经上冻,大家就只在家里做点事情。何况,春节也是热热闹闹的过上一大段时间。我的家乡,整个正月里都在过年似的。年前十几天要开始准备过年需要的吃食、对联以及扫房、换窗纸、贴窗花、制新衣等等。所以冬天虽则猫冬,其实也很忙碌。正月十五前人们都可以拜年,二月初二龙抬头,还要隆重地放一下老架火(数米高的礼花礼炮),人们才真正从年的氛围中走出来。
  我妈常说的一句俗语是“正月十五雪打灯”,就是说十五人家门口挂了的灯笼常常罩上一层雪,也即这个日子较喜欢下雪。
  我小时候的家宅现在已经没有了,因为恢复明太原县城,住户都从城里迁出。但是修复后的古城,依然保留了原来的街巷院落,所以,那日阔别数年后,站在曾经生活了数十年院子的故土上,突然有种穿越到小时候在院子里玩耍的感觉,那么熟悉,甚至我感觉到了通往后院的那条道的存在。虽然,这里再也不属于我的家了。
  现在的明太原县城,因张艺谋的《满江红》而为更多人熟悉甚至打卡这里,近期坐落于古城一隅的太原第101座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也开门迎客。是的,我的家除了是明太原县城,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阳城所在。“盛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蕃”,东魏高欢修筑晋阳宫,隋炀帝又扩建晋阳宫作为北巡行宫,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拜太原留守,领晋阳宫监。后李渊父子起兵太原,一年后建唐称帝。所以,这里是大唐的龙兴之地。每念及此,我都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而感到骄傲。虽类似于“祖上阔过”的安慰,而于我,却一直是内心强大包容的基础。
  初中时,周边村里的学生要集中到镇一中读书,这个镇中心就是以古城四条街为基础的。有一日也是大雪纷飞,放学后三个同学却突发奇想要去其中一个住在周边村里的女生家里,平日里,她骑车上学,但我们俩住在城里,上学是步行的,没有交通工具。于是我们三个就迈开大步,从城里东街校门口出发,走过断壁残垣的东门,走完东街,跨过新修的宽阔的新晋祠路,一路向东。于是都是大片的田野,白茫茫一片,路上鲜有人迹,我们就在那条也变成白练的路上走啊走,想着《雪山飞狐》里的胡一刀,嘴里唱着“寒风潇潇,飞雪飘零,长路漫漫,踏歌而行”,当时真感觉天地辽阔,身心自由。后来,真是快走不动了,但也没有退路。雪落在头上、衣服上,抖一下掉了,又落。而前额头发上,因为呼出的热气总是让暂时停留的雪化成水,过一会儿又结成了冰。走了不知多久,在我的印象里很漫长,终于走到她家,眉毛头发都结冰了。当时我们笑着说,恐怕再也不会忘记那天的雪中行了,果然,三十多年后想起那天的雪,还是历历在目。
  读高中,我已离开家乡的小城,来到太原市区。成成中学是当时全市唯一面向非城区的县市区招生的重点中学。那时要住校,老师规定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有个周五,那天好像还是自己的生日,我回家的心情十分迫切。不记得是否是规定可以回家的日子,我坐上了8路公交车,摇摇晃晃四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名为乱石滩的车站,那时天已经全黑了。我家所在的城仿佛自成一体,无论到东边的新晋祠路还是到西边的晋祠路都有一段很长的路。所以,当我到达车站时还需要再走二公里多吧。这一天,也是落过雪的一天,路中间有汽车通行,所以我只能在路边走,路边有堆积的雪。那是我印象中踩过的最厚的雪,有时没到了小腿,关于“深一脚、浅一脚”的体验,也来自于这个晚上独行雪路。就这样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寒冷的冬夜,又急又慌,连背上都在微微冒汗。终于走到了家门口,迈进院子,看到透过窗户的灯光是那么的温暖,而当我走进家门,父母又是那么的意外而欣喜,连忙放下我的书包,又为这样的天气没有到车站接我感到过意不去。然而,那是一个没有电话的年代啊。所以,也就有约定之外的惊喜了。
  高中之后,京城求学,浙江工作,一年仅有有限的日子可以回到家乡。我和故乡的牵绊就只有看看故乡的新闻了。在短视频疯狂的现在,我收到的大部分推送都是那个三千里外故园发生的消息。
  春节的余温尚在,元宵的社火民俗已经赶来,在这个追求团圆喜庆弥漫的日子里,雪花飞落故园,我在遥远的地方眺望。古城覆雪,尽显苍凉雄浑,耸立的城墙城门,还是儿时的模样。透过古城,我看到在这里长大的孩子在奔跑,雪落无声,还是那么纯洁。(作者:宁波市象山县人民检察院 庞彩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22期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06期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5期

  • 第2024-01-23期

  • 第2024-01-18期

  • 第2024-01-16期

  • 第2024-01-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