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8版:特别报道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服务高质量发展

——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纪实


  近年来,晋城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力度,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构建“大保护”格局

  发挥联席会议“司令部”作用。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大会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条例》,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绩效评估“指挥棒”作用。将知识产权保护绩效纳入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突出过程管理,做实日常评估,加强动态跟踪,强化激励约束,知识产权评优评先指标优先向排名靠前者倾斜,更好调动了县区工作积极性。
  推行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推出六条保护措施,增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靶向性和精准度,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作出批示,对“直通车”制度给予充分肯定。
  强化跨部门跨区域协作。该局同市法院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完成了山西省首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案件司法确认,有力保证了调解协议的履行效果;同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协作联动机制的意见》,全年移交公安部门知识产权行刑案件3起,涉案假酒987箱,涉案服装549件,货值金额230万元。积极履行《晋冀鲁豫四省跨地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合作协议》义务,开展跨地区保护专项行动,查处4起侵犯东阿阿胶商标专用权案件,推动了跨地区保护深度协作。
  推动社会共治多元化解纠纷。强化裁调对接,推动市仲裁委成立知识产权仲裁院,制定了《知识产权纠纷裁调对接工作方案》;强化人民调解,将知识产权纠纷纳入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能;强化维权援助,搭建“1+7”维权援助架构,实现了维权援助县域全覆盖;新建17家知识产权服务指导站,推动服务指导向产业、企业、基层延伸。

营造“严保护”氛围

  畅通投诉渠道,发挥专项行动“增压器”功能;组织案卷评查,发挥督查抽查“警报器”功能;强化能力提升,发挥队伍建设“充电器”功能,近年来,通过运用“三大抓手”,营造了浓厚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热线,提供24小时全时段维权服务咨询。保持高压态势,组织开展“利剑”行动、“蓝天”行动、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等专项行动,全年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34件,罚款175.85万元,实现了知识产权案件数量质量双提升。
  组织案卷评查和案例评选工作,对照案卷评查标准查问题、找差距,严纠正、促提高,倒逼案卷质量提升,规范执法行为。去年,全市系统2个案例被国家局评为典型案例,10个案例被省局推荐上报,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全国案例评选和案卷评查。
  加强培训,全年举办两次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培训,提高了办案能力;强化指导,对办案机构遇到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多次给予书面答复;加强案件审核,法规机构严格案件审查,保证了案件质量,经过上下努力,该局队伍建设“充电器”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近年来,晋城市知识产权工作立足发展和民生,精心培育、强力推进,全市商标、专利、地理标志快速增长,为全市经济建设注入强大活力。新注册商标3596件,增长89%,有效注册量达到13962件;有效发明专利537件,每万人拥有量2.45件。专利授权量1128件,增长33.2%,其中,发明授权73件,增长128%;地理标志建设快速推进,新注册“阳城蚕茧”“高平山茱萸”“泽州黄小米”三件,实现了“县域清零”。下一步,该局将着力从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进一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城市。

苗伟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27期

  • 第2024-02-22期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06期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5期

  • 第2024-01-23期

  • 第2024-01-18期

  • 第2024-01-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