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悦读茶坊

母亲的书房

  •   幼年时随着父母搬迁了多次。儿时的家,是在有院子的平房里,印象中家不大,一室,一厅,一个小院子。母亲的书房就在客厅的角落里,一桌,一椅,一灯,还有那一柜子的书,记忆中微弱的光总是环绕着母亲伏案的身影。
      时过境迁,当房间变得越来越多时,家里的一间屋子就被母亲心安理得地划做了书房。母亲书房里的书橱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高,书房里的书籍也堆积得越来越多,而今母亲居住的空间里除了书房就连别的房间也被书籍所侵占。
      一个人若选择与学术相伴,恐怕很难选择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我的母亲解贞玲从少年时就酷爱读书写字,执着地、锲而不舍地苦砺这个爱好以达到自臻。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四五点就会起床,在灯下读书、创作、练书法,从不为时尚所诱惑,也不为升官、发财而心动,日复一日浸淫在书籍的海洋中。这么多年,家里的日常开支全靠父亲的工资所维持,而母亲的工资全买了书籍、宣纸、笔墨和出版著作。母亲大半生的日子都是清贫的,可她却自得其乐,每日里坐拥书城,徜徉书海,过着读诗文佳卷赏心悦目、游小说世界回味无穷的诗意生活。母亲的一首五绝《兰花吟》:
      春兰蕴雅贞,独傲百花林。
      为草馨犹贵,国香情意深。
      写出了她傲视红尘、无人自芳的风骨。
      我的父亲、母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分子,记忆中一直都过着粗茶淡饭、安贫乐道的日子。母亲的时间是极其宝贵的,案头有许多邀约的稿子要写,所以我和妹妹没事时也很少去打扰他们安静而充实的生活。过节相聚,很难听到母亲和我们的对话是家长里短、饭香菜美的闲聊话语,常常是母亲拿出美文邀我们共赏。也许美食对于母亲来说只是果腹之物,色香味美的食物打动母亲的只是简单的味蕾,而非是快乐的享受。她常说,时间是有限的,去研究做饭的乐趣远远没有赋诗、写文、练书法更为喜悦和长久。母亲将自己的书房起名为清风斋,并出版诗集《清风斋咏怀》。其中一首七律《清风斋咏怀》正是她的自我写照:
      人生何必觅封侯?艺术年华凝远眸。
      笃志吟怀酣翰墨,潜心理韵结朋俦。
      山川有意情能逸,岁月无痕兴未休。
      入道痴迷神顿悟,诗词曲赋竞风流。
      这是母亲真实的写照,一生傲骨,英姿飒爽。她在诗书上,苦心孤诣,超然独立。全篇洋溢着对艺术人生的炙热追求,精神世界的自尊自强。
      母亲的文学领域很宽。在这个堆满书籍的书房里,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母亲将自己一步步淬炼成了一位闻名遐迩的散文作家、诗人、书法家、文学评论家,在文坛艺苑影响甚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曲研究会、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西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山西唐明诗社常务副社长,诗刊《唐明诗苑》执行主编。先后出版了《解贞玲诗书选萃》、诗集《清风斋咏怀》、文艺评论集《贞玲文集》、文学评论集《皖文集》《文学的星空》、诗书画集《友声集》《凝玉集》等作品。她在这个溢满书香的海洋里畅游了大半生,创作出了财经论文、诗词曲、散文、文艺评论等200多万字的作品,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其中财经论文2000年荣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成果一等奖,散文作品2005年11月荣获“首届中国散文精英奖”,文学评论2014年5月荣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散文理论奖”;她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画精品名作大展”中荣获了金奖,多幅作品还被中国书画院和艺术馆及众友人所收藏。就连从未谋面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大家、诗人沈鹏老先生也多次挥毫为母亲的书名题签,并为母亲题字:“一身真善美,三绝诗书文。”
      母亲像许多人一样,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而诗书始终伴随其左右。退休后,母亲买书的兴致更加高涨,几乎把每一间屋子都当作了她的书房,放满了高至天花板的书橱以及高低不等的书柜,杂志书籍堆得随手可取,用“书天书地”来形容也不为过。而如此坐拥书城,旧体诗和散文、文艺评论轮番写作,或一卷在手,吟诵不已,这是她一生最惬意的乐趣和享受。业余时间,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研习诗书上。年过七旬,日日还如赶考书生般,经常一写就是六七个小时而不知疲倦。她在《〔仙吕·寄生草〕诗痴》中抒发着自己痴迷诗书的情怀:
      无大智,不为利,痴心儿笔墨耕耘事,着意儿平仄三千字,何谈梦里苍天赐。案头几首曲诗词,招来窗外春风至。
      “耕耘”一道,痴人事业也,一不能发财,二不能得势,三不能做官,偏有风雅者痴痴迷之,母亲即是此中一员。细品曲意,似见闲中找忙,苦中得乐之意。结语尤佳,“招来窗外春风至”,“招”尤见炼字之功,可谓曲眼也。蒲松龄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母亲的这首《诗痴》告诉我们,青灯苦读,勤学苦练,甘守寂寞。她每日晨曦微明,读书、写字,躬耕于诗书艺术的园地里,戏称自己是“鸡闻我起舞”。是啊,母亲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虔诚执着、心无旁骛,纵然世事纷纭,人心复杂,与她又有什么关系?这也是她成功的秘诀。母亲像一株坚强美丽的沙漠玫瑰,她倔强而执着地突破环境束缚,绚烂绽放。她的咏物小令《〔仙吕·游四门〕枫》云:
      夕阳斜送晚霞中,秋色染芳容。漫山都是人生梦,一片映山红。红,谁道仲春浓?
      秋日的夕阳斜照在晚霞之中,秋色又染醉了枫树的芳容。秋天,看似万物萧条,然而枫林却迎来梦寐以求的最辉煌时刻。每片枫叶都如红蝶翩跹,映红了整个山野。这红色,有谁见了这诗意的风采,不说比仲春的春花更浓艳、更美丽呢?谁曾把晚霞中的漫山红叶幻化为人生梦境,如此绚丽神奇,如此令人向往?有谁看了这首小令而不觉得这正是诗人母亲的风采呢?
      母亲和父亲甄占文从校友到夫妻,并在这一过程中相识、相知、相爱。俩人互相扶持、共同成长,几十年都淡泊名利,与诗书为伴。父亲一直挚爱着母亲,默默地守候着,为母亲无怨无悔地奉献。我的成长环境从小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我们的家庭氛围很少是那种热热闹闹的,有的总是淡淡的、静静的各自在书桌上捧一本书的场景。而我却是他们眼里从小热闹的、欢腾的、另类的孩子吧。不过呢,另类的自己也闯出来了另外一番天地——学服装设计专业的我,也曾拿过全国服装大赛的二等奖。从青年时就上电视,带着模特去演出,而今一头扎进商海,靠着努力和坚韧,将两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做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我的母亲在书中阅尽人间冷暖,悟透人生真谛,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心静如春雨秋水,与父亲不离不弃,琴瑟甚笃,在这个书香满溢的世界里,思想上自由飞翔,笔墨中尽情挥洒。

    甄春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7期

    • 第2024-02-22期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06期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