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凤
卖盐的老婆喝淡汤,这话一点不假。眼皮子底下的天马岛心心念念了好几年却未能去成。趁着周末,同事相约天马岛(天湖)一日游。
游天湖
天马岛旅游区在莒南县城北30里处,由北面一座马鬐山和东西南三面湖泊环绕的天湖组成。其中马鬐山主峰海拔662.2米,是鲁东南群山之冠,集泰山之雄与华山之险于一体,巍峨雄壮,气势恢宏,山上有“四奇”“四怪”(就不告诉你,等你来游)。天湖面积28平方公里,比三个西湖都大,湖水清澈、纯美甘洌。山湖相映成趣,潋滟灵蒙,颇有“山疑画里看,水作琴中听”的江南诗韵。岛上有天然瀑布数百条,夏季“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有建于汉代的千年古寺——甘露寺,与镇江甘露寺有“南北甘露寺”之称。
天湖西侧有一个景点,有杨妙真在此抗金的故事。杨妙真系金末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红袄军的杰出女领袖,也是中国唯一农民起义女领袖,号“四娘子”。杨安儿战死后,杨妙真率部投靠李全,并与之结为夫妻,转战淮、莒一带,继续抗金。至今,山上仍有杨妙真亲笔摩崖石刻:“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寨”字迹。以前真没想到,在美丽的天湖景区,还有这样激荡人心的历史故事。可见,天湖不但景美,而且富于历史底蕴。
往南走,五个圆圆的大石盘上分别刻着“在天湖等你”的红字标识,颇有几分浪漫。往东边去便是天湖。桥上一座巨石,朱漆刻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厚德载物,充满了禅意与哲理,是做人处世的崇高境界,也是我喜欢的文字和座右铭,自然少不了倚石合影。微风吹佛,阳光照耀,天湖烟波浩淼,碧波荡漾,岸边鹅黄垂柳“万条垂下绿丝绦”,柔软枝条轻轻摇摆跳着春之舞。湖岸边有棵高大笔直粗壮不知名的树,树下巨石朱漆刻字“爱,等你来浔”。我已浔来,必定与“爱”有缘。
游完天湖我们又驱车往北行驶,前往马鬐山北面,山上有一座佛庙。佛庙依山而建,高处峭壁嶙峋,中间森林茂密,下面庙宇白墙红瓦,站在地面仰望佛庙,很有布达拉宫的感觉。
时近中午,我们去丽水山庄吃饭。饭店的院子宽敞,高大的树上挂着“吉祥如意”的大红灯笼,甚是喜庆。席间一道美食清煮鲤鱼,就地取材湖里淡水鱼,用独家秘制,一大盆鱼,汤白浓稠,鱼肉细嫩,味道鲜美,无一点腥膻,原本不太爱吃鱼的我,连喝几大碗鱼汤,顿觉唇齿生香,加上大红灯笼技间高挂,一切喜庆有“鱼”,让人满心欢喜。
参观“大鸡烟”旧址
回城途经“大鸡烟厂旧址”,我们下车参观。
“大鸡烟厂”系山东军区保卫部于1943年5月18日在莒南县刘家扁山村创建。1945年秋,烟厂随部队迁到莒南县大店镇。济南解放后,1949年9月“大鸡”牌香烟转到济南生产,成为著名的卷烟品牌,曾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用烟之一。
大鸡烟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产“大鸡”烟主要销往敌占区。八路军敌工人员利用“大鸡”烟逐步靠近日伪军,获得重要情报,紧密地配合了对敌斗争,成为打击日寇的有力武器。同时,也为扩大解放区内需,增加部分军费收入和经济收入做出突出贡献。
后来,根据国家调控政策,一个地方只能保留一个香烟品牌。因为济南已经有了知名度更高、已打入全国市场的“将军”香烟,因此只能割舍“大鸡”。2006年11月,大鸡香烟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的大鸡烟厂旧址一片萧条,坍塌的断墙上红漆书写“大鸡烟厂旧址”,马路边并排竖立两块石碑,表明它曾经辉煌的存在过。院内只有几间旧厂房、几件旧文物,作为“大鸡”烟象征的一只雕塑鸡歪倒在基座旁,高过屋顶的水泥烟炉寂寞地耸立着。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大鸡”烟终究绝尘远去了,带走了那一缕缕青烟,还有青烟里辉煌的过往。
逛小吃街
行至小吃街,但见马路上车水马龙,行人、车辆及流动车摊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根本无处停车,我们便径直开到饭店门口停车。克主席、孙庭长、黄庭长和大侠正好四人打“惯蛋”,我不会打牌,便趁此机会去逛小吃街。
小吃种类繁多,西安肉夹馍、北京驴打滚、赵家年糕、彤程炸鸡……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卖相很好,吃相也丰富,有打包带着边走边吃的、有现场坐着热气腾腾享用的、还有排队等候馋的要流口水的,状态各异。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置身这热辣滚烫的生活,让人再无半点内耗与内卷,只觉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舒畅。
店铺琳琅满目,广告牌也丰富多彩,你看那“撸串时光”流动车上烤面筋的广告语:“你考清华,他考北大,我烤面筋。”妥妥的高手在民间,不服都不行。
闻着咸香甜辣,满目红黄蓝绿,我抑制住涌上来的馋欲,急忙买了5串糖葫芦逃回饭店。再待下去,恐怕要“馋涎三千丈”了。
天湖一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铭记之。
作者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法院,多篇文章在全国省市征文中获奖,曾有单篇文章阅读量实现4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