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铭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实现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经营能力及发展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唯有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企业自身优势和特点方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显现,显著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就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路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对党建工作有新的认识、新的站位、新的提高,正确、充分地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针对新情况、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国有企业应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国有企业良性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强化企业的组织效能
首先,凭借党组织及党员队伍构建质量和构建规模的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可获得更具凝聚力及综合实力的组织力量,显著提升企业内部协作水平及工作效率,从而为实现企业高效、稳定运转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党建工作予以优秀干部培养和选拔方面更多关注和重视,让企业管理层整体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使其决策能力与执行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二)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党建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使员工理想信念及职业素养等得到良好培养,为构建更具责任感及担当意识的员工队伍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组织下,国有企业的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等方面可实现有效提高,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1]。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促进治理体系有效融合
首先,就制度方面来说,科学构建并全面落实“党建入章”。公司章程是企业内部得以平稳高效运营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应以中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作为依据,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与国有企业公司章程进行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从制度上明确并强调企业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就管理方面来说,实现党组织建制和权责全覆盖。认真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针对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基层单位或者外地单位,可凭借对联合党支部的科学构建,加之属地化管理工作的辅助和支撑,与党组织管理体系进行合理融合,以确保党建工作在管理权责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主导地位,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从而为形成党建管理权责闭环提供有力支持[2]。最后,从议事层面来说,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落实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党组织前置讨论程序,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及企业其他治理主体对权责边界进行清楚认识和精细划分,同时针对前置讨论事项范围作出详细列举和说明。
(二)积极构建党建工作小组
首先,在相关项目正式启动前,国有企业应积极构建党建工作小组,由优秀党员进行领导和组织,并与施工管理团队达成合作共识,协同开展工作。此小组的工作核心在于有效保证党建工作与施工管理融合的协调性和合理性,以确保项目得以顺利高效开展。其次,以党建工作会议为支撑,对相关工作计划及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设定,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提供必要保障。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提和重要保障,在有效保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成效和深度的基础上,也能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综合实力。国有企业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企业形成自身的发展优势,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罗承林.推动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和研究[J].城镇供水,2023(3):94-96.
[2]耿大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思考[J].北方建筑,2023(4): 2-4.(作者单位: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