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6版:市监论坛

念好公平竞争审查“进、精、尽、警、竞”五字诀

  

王丽华 张晨飞

  公平竞争审查是为减少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有效举措,太原市念好公平竞争审查“进、精、尽、警、竞”五字诀,在方向上突出政治定位,在方法上注重稳步有序,在内容上坚持问题导向,在重点上紧盯群众关切,迈出了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坚实一步。
  一、工作中贯穿“五字诀”
  ——在构建制度方面强调稳中求“进”
  在前期制定出台举报回应、定期评估、重大政策措施会审等制度的基础上,2023年重点对举报回应机制和第三方评估工作进行了全面升级完善。一是建立了《太原市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工作办法》,进一步健全了第三方评估机制,鼓励支持各政策制定机关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中引入第三方评估。二是健全了举报回应机制,下发《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处理回应机制的通知》,在全市34个成员单位基础上,再升级16个相关单位,全部公示电话、地址,做到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回应机制全覆盖,机制建设工作稳中求“进”。
  ——在清理存量方面强调“精”简净化
  积极开展公平竞争审查自查工作,印发《关于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专项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成员部门开展专项整改自查工作。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印发《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组织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市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强工作协调、督促指导,通过召开联络员会议、座谈会、业务培训会等,对清理工作进行部署、培训、推进,传导压力、讲授方法、推动实施;通过电话、微信、上门培训、清理核对等形式,加强精准指导,推送政策规定、典型案例,共同学习先进经验,助推清理工作有效开展。全市共梳理涉及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文件总量1847件,清理出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文件31件,修订23件,废止8件,达到了“精”简净化的效果。
  ——在审查增量方面强调应审“尽”审
  持续强化公平竞争规范化力度,在前期出台《关于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中使用“一表格一台账一词库”的通知》的基础上,拟写公平竞争审查表(样表),对公平竞争审查表的填写进行规范,并在全市推广使用,进一步提高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效率,要求各政策制定单位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必经环节,纳入各单位OA公文办理系统(发文稿纸),实现全程可回溯管理,进一步提高全市工作规范化水平。2023年全市备案政策措施673份(市级备案76份;市直部门备案261份;县区备案336份),其中部门审查备案文件261份,较2022年104件审查数增长150.96 %,各政策制定机关“应审尽审”的意识逐步加强。
  ——在专项提醒方面强调“警”钟长鸣
  每季度对全市34个成员单位和11个县(市、区)级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进行通报点评,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对共享单车、购车补贴、保险等领域在公平竞争审查方面进行提醒,下发《关于做好共享单车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提示函》《关于做好购车补贴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提示函》《维护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领域竞争秩序的提示函》;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文件下发风险提示函,分别对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相关规定的政策措施和落实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提醒并督促整改,对全市各级政策制定机关起到了“警”示作用。
  ——在宣传培训方面强调“竞”争有序
  推动公平竞争文化和意识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展开了一系列宣传倡导活动。一是主题鲜明。先后开展《反垄断法》实施十五周年暨修订一周年系列宣传、2023年中国公平竞争宣传周、商业秘密保护入企服务月、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30周年、竞争政策“进机关、进党校、进企业”等主题活动。二是范围广泛。走进各类主体开展宣传活动,除了机关干部、在校学生、企业员工、社区群众,还走进太原市市委党校,为主体班和青干班100多位学员进行了普法宣传。12月,召开反垄断合规指导会,对行业协会、规模以上企业代表、公用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反垄断法》培训。三是形式多样。通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座谈会、政策解读会(30余场)进行有效宣传;通过悬挂条幅及设置展板(50余块)和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制作科普小视频(2个)在各单位公众号和政府官网进行线上宣传;通过微信工作群转发典型案例等(37期)进行日常宣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深入宣传,解决公平竞争法律和政策实施的诉求和困难。通过宣传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全社会对公平竞争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积极构建“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现阶段面临的困境
  ——政策制定机关政治站位不高
  少数政策制定机关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大意义认识不深刻,对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认识不足。个别单位甚至不履行主体责任,认为公平竞争审查是市场监管局的事。按照“谁起草、谁审查”的原则,各单位以市政府名义发文的政策措施,理应由各单位内审机构先行自审,并出具审查结果,然后由市联席办备案,但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个别部门不出具任何自查结论,就将文件交由市场监管局审查备案的现象,而往往这些文件内容多、责任重、时间急、决策难,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
  ——审查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不足
  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竞争政策,还需要涉猎“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工作中常常是懂竞争政策的不懂产业政策,懂产业政策的不懂竞争政策,导致在文件审查中错误频发。尤其是在涉及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方面,违反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影响生产经营成本标准的情况时有发生。2023年,市联席办共备案政策措施76件,其中初审就违反审查标准的具有46件,差错率高达60.53%,初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个别单位审查程序不规范
  近年来,市政府办公室、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卫健委和市外来投资局等单位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持续向好向上发展,但个别单位审查程序仍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审查范围没有做到全覆盖。有的部门只针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而没有包含其他政策措施,尤其是“一事一议”的政策措施等,存在应审未审的问题。二是征求意见情况不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第二章第七条明确规定:“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应当以适当方式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或者通过政府部门网站、政务新媒体等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并在书面审查结论中说明征求意见情况。”部分单位并未按要求履行征求意见程序,常有以征求各政府部门的意见代替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的情况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抓好宣传培训,营造“大环境”
  强化竞争政策宣传,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良好环境。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邀请专家学者、法律顾问等加强共性问题研究和案例解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增强政策制定机关的责任意识。积极推进公平竞争政策进党校活动,将公平竞争政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纳入党校培训课程,加深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竞争政策的认识,提高各级对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加强统筹组织,解决“大问题”
  加强督促指导和督查检查,充分发挥市联席办职能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对重点单位和行业开展专项督查指导。开展定期评估,加强联查互查、文件抽查等多种形式的督查工作。落实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制度,加强部门协同,逐步增强会审工作合力,向具备相应资质的法务机构、律师、专家学者广泛借力,促进审查工作更科学、更高效。积极推进各政策制定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客观中立性和丰富的知识经验,不断强化审查的智力支持和专业支撑,提升审查工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严格制度落实,推动“大发展”
  加大外部监督,强化刚性约束,严格落实《太原市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回应工作规则(暂行)》,明确受理范围,确定受理主体,公示接受渠道,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举报反映的问题,受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及时核查、积极整改,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不断提升制度权威和效能,促进全市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更加顺畅地开展,使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问题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防范和制止。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对政府行政权力妨碍市场竞争的有效约束,是推行竞争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我国确立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关键一步,对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国统一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六地”发展定位,重点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为我市建立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太原市市场监管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1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2期

  • 第2024-03-28期

  • 第2024-03-26期

  • 第2024-03-21期

  • 第2024-03-19期

  • 第2024-03-15期

  • 第2024-03-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