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云
在人体诸多器官中,肝脏常被称为“沉默的器官”。这是因为肝脏实质上是没有痛觉神经的,即使出现了疾病或损伤,也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可等到症状明显时,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比如患上肝硬化、肝癌等。而导致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就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本文对慢性乙肝的危害及日常护理方法展开探讨,以期让公众对这个常见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什么是慢性乙肝
慢性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这种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像个“小偷”一样藏在肝脏细胞里,从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肝脏长期受到损害。其病程多呈慢性,少数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缺乏食欲、上腹部不适、乏力及黄疸等,可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慢性乙肝的症状往往比较隐蔽,有些人可能根本没感觉,但它的危害却是不容小觑的。
二、慢性乙肝对人体的危害
慢性乙肝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首先,慢性乙肝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患者感到疲倦、体力下降、食欲不振等,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其次,慢性乙肝还可能诱发肝癌,这是慢性乙肝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我国约90%肝癌患者具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慢性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年到数十年的时间。
再次,慢性乙肝是一种传染病,其病毒可随着血液、体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给患者周围的人群带来潜在的威胁。
最后,除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外,慢性乙肝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慢性乙肝的治疗过程漫长而复杂,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断坚持治疗和监测,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治疗失败、病情反复等情况,从而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慢性乙肝患者的日常护理
(一)饮食有节
首先,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是基础,均衡饮食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助于控制病情。慢性乙肝患者应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防止病情加重或反复。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慢性乙肝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食、蔬菜等,这些食物既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又不会给肝脏带来额外的负担。同时,适当吃一些具有养肝、护肝作用的食物,如枸杞、菊花、山楂等,这些食物具有健脾开胃、补肝益肾、清肝明目的功效,有助于肝脏的修复。
(二)起居有常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慢性乙肝患者晚上应早睡觉,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白天要按时起床,保持规律作息,这样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此外,慢性乙肝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牙刷、毛巾、脸盆等物品,以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
(三)调理心情
慢性乙肝作为一种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疾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更好地对抗病毒。慢性乙肝患者应了解自己的疾病,知道疾病的管理方式和预后,有助于减少恐惧和焦虑;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加入乙肝患者互助小组或者咨询专业心理医生,获取更多的支持和建议;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如阅读、绘画、园艺等,可以转移注意力,提高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每名患者的情况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是关键。
(四)适度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肝脏的排毒和修复。慢性乙肝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这些运动方式可以帮助慢性乙肝患者调整呼吸和心态,对于病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不过,患者在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反复。
(五)定期检查
肝功能检查能反映肝脏的健康状况,如肝酶水平、胆红素等,如果出现异常,可能表示肝脏受损。乙肝病毒定量检测能了解病毒的活跃程度,如果病毒载量持续降低,说明抗病毒治疗有效。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服用抗病毒药物是慢性乙肝的主要治疗手段,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防止肝炎恶化为肝硬化或肝癌。随意停药或改变药物剂量可能导致病毒反弹,不仅不利于身体的康复,还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因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断药。
总之,慢性乙肝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它、重视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复查,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肝脏,就能及时阻断病情,极大地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概率。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