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最早可追溯至古代周朝“六礼”中的“纳征”环节,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蕴含着所有未婚青年对“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的美好愿景。然而随着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的发展,彩礼逐渐演变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彩礼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2024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发布,新规通过明确裁判规则,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彩礼问题。近日,长治市上党区法院荫城法庭适用“彩礼新规”,并引入“旭辉工作法”,迅速化解一起婚约财产纠纷,女方家当庭退还男方彩礼款140000元。
2023年7月,王某和李某经人介绍认识,经过短暂相处就确立了恋爱关系。同年10月王某交付李某188000元现金作为结婚的彩礼,同年11月二人按照农村习俗举行了典礼,但未办理结婚登记。共同生活中由于王某长期在外地打工,二人聚少离多、缺乏沟通,逐渐产生矛盾。2024年1月李某搬离王某家,返回娘家居住。现王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彩礼款188000元及其他费用。
案件处理初期,原被告态度强硬,返还彩礼数额分歧较大,且有家长参与其中,案件处理起来有些棘手,但荫城法庭并未急于将案件转为诉讼程序,而是向广为传颂的“旭辉工作法”取起了经。
先理家务事再释情与法。调解人员耐住性子,多次联系双方,终于双方在第四回合的背对背调解中,向法庭表露了心底的真实顾虑和返还底价。结合原被告的数额分歧,法庭对双方提供的证人证言、结婚礼单、三金票据、转账记录等逐一进行了核实,敲定了彩礼总额。随后,指导法官和调解员现场围绕“彩礼新规”普法宣传,用通俗的语言和以往的判例宣讲了彩礼的认定范围、返还情形等规定,引导双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理性协商。
先上公正轨再开效率车。经过法庭多次做工作,原被告就返还彩礼的数额商定为140000元,接下来该走什么程序保障履行,法院是否需要出具民事调解书?“旭辉工作法”中公正与效率并重的办案精神再一次为法庭提供了办案思路。考虑到该案立案后需缴纳将近2000元的诉讼费用,法庭建议当事人在诉前调解阶段调结该案。最终原被告在法庭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庭退还原告彩礼款140000元,原告在诉前程序中撤回起诉,实现了“零成本”诉讼。至此,王某与李某和平分手,这场“彩礼”纠纷圆满化解。
崔阿勇 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