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魏王芳
近年来,长治市潞城区微子镇人民政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食品安全工作部署,不断健全食品安全组织领导,持续强化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全面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乡村治理道路。
一、建立三个体系,压实食品安全责任链条
微子镇党委、政府自觉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以新格局保障新发展。
一是建立“抓乡促村”领导体系。成立微子镇食品安全委员会,镇长任主任,分管副镇长任副主任,成员单位包括镇市场监管所、综合执法队、派出所、卫生院、供销社、安环站、农技站、民政办等。食安委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镇长兼任,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推进全镇18个村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
二是建立“一核多元”责任体系。微子镇党委、政府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主动承担起属地责任落实工作,印发《微子镇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书记、镇长带头包保,调研开路、寻求规律,其他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对应包保、联系村组,53名村干部人人肩上有目标。包保干部线上培训率、季度督导完成率均为100%。
三是建立“条块结合”考核体系。微子镇食安委将上级决策部署本地化、具体化、实践化,对全年任务及重点工作及时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并下发各村、各成员单位,使食品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加大对各村、各单位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二、健全三项机制,严格食品安全风险管控
微子镇党委、政府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兜底民生,积极创新制度机制,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食品安全共治体,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不竭动力。
一是健全“群防群控”共治机制。微子镇党委、政府坚持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科网格”基层治理重要内容,党建、发展、治理一体推进,40余名网格员“人人都是消费者、人人都是引导员”,鼓励老百姓反映食品领域的各类问题,“说出事儿、泄出气儿”,把事故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健全“上下联动”应急机制。完善《微子镇食品安全应急救援预案》,遇到紧急情况,根据预案果断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上报信息,下控险情,微子镇党委、政府下沉一层、下抓一级,与村(社区)“两委”班子共同研究食品安全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三是健全“防小防早”承诺机制。微子镇食安办制定《微子镇人民政府关于农村聚集性聚餐活动食品安全管控办法》,坚决执行“凡办必报”及“谁备案、谁负责”“谁举办、谁承诺”“谁失控、追谁责”防控要求,网格员即知即报,监管所业务指导,举办者自我承诺。
三、突出三个强化,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
微子镇党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登高望远,把握规律,努力推进从经验治理到科学治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治理、从结果治理到过程治理的转轨。
一是强化“立体式”宣传引导。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开辟宣传专栏、组织专题讲座、强化微信推送、投放公益广告,强化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微子镇每年组织食品安全协管员、网格员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散发宣传资料不少于3000份。
二是强化“全领域”监督检查。微子镇食安办联合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一支队伍管执法”,以粮、油、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和酒类食品等为重点食品,以集镇、农村、学校周边作为重点区域,以食品经营单位为主要对象,加强监督检查,严查违法行为,抓好问题整改,规范经营行为。
三是强化“小切口”专项整治。聚焦备案许可查处取缔“黑窝点”“黑作坊”,聚焦假冒伪劣排查下架“山寨食品”“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聚焦校园安全着力打击“五毛食品”,规范“小饭桌”及家庭托餐经营,先后组织93人次对全镇超市、商店及餐饮店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市场巡查。
事非经过不知难,越是艰险越向前。长治市潞城区微子镇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夯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不断推动责任链条再压实、风险管控再升级、监管效能再提高,确保“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细见效,以坚实行动守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单位:李刚,长治市市场监管局
魏王芳,长治市潞城区微子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