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理论前沿

“三步”走好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的“最后一公里”

  

赵希宽

  摘要: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国有企业亟需辩证看待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以等不得、慢不起、坐不住的状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将党的领导深深根植于国企各项管理环节和中心工作之中,走好思想认知“第一步”、价值认同“第二步”、实践行动“第三步”,迈向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聚合、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为国企治理、效能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积蓄红色动能。
  关键词:党建融合;国有企业;业务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处理好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其中重点强调:要“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既要坚持两手抓,又要坚持两手都要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建工作,能为业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提供战略指导;业务工作深耕市场、争创效益,能为党建工作提供发展载体,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子。新形势下,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国有企业发挥经营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厚植观念“底色”,走好思想认知“第一步”
  积极的思想认知是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的前置性条件,但如今一些国有企业在优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把经营业务和效益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对党建工作认同度减弱的趋势更加显著,这种消极的思想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党的领导作用弱化,使其不能发挥很好的引领作用,从而进一步破坏了党的凝聚力,削弱了党的感召力,阻碍了常规的生产经营秩序,使企业逐步陷入发展不平衡的泥沼中,成为一种观念的梗阻,横亘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之间,使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在企业内部产生了一种思想上的障碍。与此相对应,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二者深度融合的科学性、紧迫性和重要性,生成抵御错误观念的坚固屏障,才有可能将此项工作内化为普遍认同的价值共识,外化为主动落实的实践行为,真正体现为积极践行的价值共识。
  (一)坚持学深悟透,强化理论武装
  新形势下,要紧紧抓住国有企业既要承担“抓党建”,又要承担“抓业务发展”的双重属性,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深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为抓手,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政治能力与经营能力融合提升,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书记讲党课”等制度优势,通过网上与网下相结合、领学与自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形式,适时组织“应用式”学习和“研讨式”学习。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穿于基层党建和产业建设全过程,把学思想、强党性与学业务、强素质同抓同促,坚持先学习、对应标准再研究问题、作出决策,促进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引导他们形成理论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形成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相互促进的理性观念,切实解决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认知脱节等问题。
  (二)坚持权责明晰,消除认识误区
  对严抓党建工作的诉求并不意味着对固有业务工作的忽视,与之对应,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发挥也需要在业务实践中不断汲取现实素材,从而形成良性健康的互动逻辑。国有企业“一把手”针对现阶段一些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抓得不紧、被动应付等情况,要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谁负责业务,谁抓好党建”的观念,在相互促进中增强抓党建的思想观念,强化抓党建的行动落实,立足于政治核心任务和经营发展任务同步,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在本单位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中做到领导带头、协调配合深入、安排部署全面。各党支部书记和各部门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抓紧抓好党建工作作为主责主业,将二者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理念深入人心、见诸行动、取得实效。
  二、筑牢理性“本色”,走好价值认同“第二步”
  在走好思想认知“第一步”之后,应重点强化对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的理性价值认同,筑牢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等客观现实基础,这也是国有企业形成融合共识的重要环节。实践表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相融互促难以自发而成,也绝不能“强行捆绑”,而是有赖于多重因素协同推动,使之深度融合、聚而为一,形成和谐自然的良性循环。针对国有企业在行业性质、业务特征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不同,应瞄准切入点、找准关键点,积极探索具有企业特色的发展路径,切实解决融合贯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坚持固本强基,形成队伍合力
  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组织在国有企业选人用人上的引领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持续推进党建带队伍一体化建设,选准业务工作精通的党务干部和党建能人、熟知党务工作的执行领导和技术人才,着力配强、锻造综合能力强的干部队伍,促使其在能力素养、思想境界、作风形象等方面有所提升,为广大干部职工树标杆、作示范、扬典型、展形象。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强化干部双向提升的发展模式,鲜明树立“能文能武”的用人导向,既要当好谋全局、抓大事的“指挥员”,又要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当好“战斗员”,坚持和完善干部上派学习、下派挂职、外派锻炼、轮岗历练等制度,推动干部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与发展需求同步提升。另一方面,按需调整党支部隶属关系,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对应、协调、耦合,推动形成党支部内既有内设机构又有经营实体的工作格局,以思想上的融合、岗位上的配合、认识上的契合促进跨部门交流合作,从而架构起顺畅的沟通闭环,使党支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紧密,使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了党组织管理与业务发展两不误、两促进,党支部与业务科室之间运作规范有序。
  (二)坚持体制创新,激发内生活力
  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互促的必然要件,能够使党建工作机制精准对接业务发展所需,推动体制创新能力向高处提领。一方面,要为二者融合搭建制度桥梁,逐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在决策前参与谋划、在决策中参与部署、在决策后参与实施”的议事协调机构制度,让“党建中有业务、业务中有党建”的行动自觉有章可循,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支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为二者融合丰富活动载体,如通过创建“活力党支部”,营造各部门对标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通过设立党员学习日、党员示范岗等形式,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通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中树立国有企业良好发展形象;通过让主题党日活动走进项目一线、走进项目现场,使党建引领全面融入生产经营发展,为业务工作注入“红色引擎”。党建工作能够在与业务工作的多重碰撞和融合中,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展和深化,使其体制、机制空前成熟和健全,从而生机蓬勃、活力四射。
  三、增添发展“亮色”,走好实践行动“第三步”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实现思想认知和价值认同之后,终将落实到自觉实践中来,并将其深度嵌套于国有企业产业规划、组织架构等诸多环节,这一步是二者相融互促的价值旨归和最终目的,也是检验该工作内化效果的基本方式。然而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对于二者融合意识了然于胸,对于二者融合价值深以为然,但在实践上却出现了学与用、说与做、知与行的撕裂,持续制造着融合阻滞。在这种情况下,找准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的切入点,深化考评结合的工作方式是针对二者脱节问题的有力钳制。
  (一)坚持精准切入,实现协同发展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并不能止步于一句口号、一条标语,应深入研究解决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细化、量化、硬化目标任务,致力于推动该工作从“偏于形式”向“突出作用”转变。一方面,要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深植于各项业务工作之中,紧密围绕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来落实各项制度措施,把业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另一方面,要将业务工作的切入点扎根于各项党建工作之中,把党建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经营绩效之中,涵盖基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创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多领域,巩固并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协同运行的高效发展格局。
  (二)坚持深化考核,检验工作成效
  在落实实践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的监督考核机制无疑是最具延续性和稳定性的节点。总之,要探索多元化动态考核机制,定期对各党支部和各部门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同时将其与各项评先评优和干部选用挂钩,重点向党建和业务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倾斜,同时主动把各项业务工作放在党建工作坐标中去定位,自我加压、追赶超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通过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奖惩机制的运用,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该工作,确保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工作建设持续向好。具体到目标管理上,就是要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发展上,以立足业务工作特点为核心指标,以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为有力手段,强化跟踪问效,狠抓工作落实,变“软指标”为“硬杠杆”,变“作业单”为“成绩单”,真正使目标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与两者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山西汾河一坝管理有限公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23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16期

  • 第2024-05-14期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4-30期

  • 第2024-04-25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