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理论前沿

练就调查研究“硬功夫”

  

姜云溪

  摘要:调查研究既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实践要求,练就调查研究“硬功夫”,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调查研究;时代内涵;实践要求

  一、深刻领悟全党开展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一)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伟业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总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有组织地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就需要学好调查研究这门必修课,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阅题”“解题”“答题”,使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以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二)调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党的治国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一化三改”,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体现了党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并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三)调查研究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的有效途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民解忧、为民造福。通过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能够准确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二、持之以恒深入推进调查研究的实践要求
  (一)推进调查研究,需了解实际情况
  注重调查研究需要深入了解问题、全面掌握问题、系统解决问题。要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不断学习党的理论成果,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丰富和武装头脑;要全面细致地深入实际,从群众中获取第一手资料,从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让制定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契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利益,最终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二)推进调查研究,需坚持实践先行
  实践出真知。只有掌握客观、准确、全面、生动的一手材料,才能把握事情的真相和全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 。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好的思想作风保证好的收效成果。要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自觉拜人民群众为师,带着问题思考、带着思路向人民群众请教,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要走出办公室,下到基层去,看清问题的本来面貌,对问题有具体、全面、清晰的认知,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
  (三)推进调查研究,需注重成果转化
  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这就需要完善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把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实际情况纳入平时考核之中,使调查研究成为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工作,持之以恒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把调研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和长效机制,推动调查研究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夏文贵,李维昌.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思想概述:基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解读[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5):17-20.
  [2]郜峰,章征科.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4(1):7-11.
  [3]张德明,张亚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探析[J/OL].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202405-15].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23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16期

  • 第2024-05-14期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4-30期

  • 第2024-04-25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