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玲
摘要:本文研究了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提炼其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文化性的鲜明特征,挖掘其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价值,从而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注入精神动力。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鲜明特征;时代价值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1]红旗渠精神与延安精神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提炼红旗渠精神的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文化性,挖掘其蕴含的时代价值,将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注入精神动力。
一、红旗渠精神的鲜明特质
(一)理论性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其一经传入中国就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创造了伟大成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红旗渠精神便是其中之一[2]。
(二)实践性
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各种极端困难,以大无畏的气概引漳入林,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伟大斗争实践的奋斗印记,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时代性
如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仍然需要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营造凝心聚力氛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向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而奋斗。
(四)文化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3]。这明确了当前国家文化发展的使命和任务,红旗渠精神正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之中,不断丰富和催生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不忘初心: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就坚持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红旗渠精神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一部红旗渠修建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无私奉献的历史,红旗渠修筑过程中,我们党一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汇聚群众力量的典型范例。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切实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精神支柱: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红旗渠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体现。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之源,而红旗渠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外延,是为民情怀的价值追求、敢于斗争的实践路径。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讲好新时代林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故事,涵养林州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大美林州的精神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基础。
(三)鲜活教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旗渠精神是高校思政课堂的优质资源和有效载体,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功能,蕴含着丰富而又多样的“三全育人”价值理念,对引领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应积极弘扬红旗渠精神,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赢得历史主动。对此,高校可为大学生立体式展现红旗渠修建的艰辛历程,使其更加清晰直观地感受到红旗渠的壮阔景色,更加深刻地理解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广大青年应勇于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干劲、拼劲、闯劲,摒弃骄娇二气,用红旗渠精神滋养初心,通过努力奋斗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新淼.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弘扬路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3.
[2]陈赛宁,刘金帅.乡村振兴背景下弘扬红旗渠精神的现实意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18):167-170.
[3]袁祖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内蕴及实践进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17):4-13+67.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